生活活动“学折衣服”教学反思

“我的小手真能干”是主题活动“快乐的六个宝”中生成的一个小主题,今天的活动是一个生活活动“学折衣服”。

实践:

户外活动结束,我看见杜老师手捧一大堆衣服,于是想让孩子们学折衣服,杜老师一件一件地把它们分给每个孩子。而吵闹声也由此而生,一个孩子大声地叫了起来:“老师,那是我的衣服,还给我!”另外几个孩子也大声嚷嚷:“老师,妹妹的一件是我的,不是她的”有几个孩子则一声不响地离开位置到别人手中去抢自己的衣服,原来这些衣服是孩子们脱下的外衣,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班孩子来说,根本不能容忍老师擅自把它们分发给其他小朋友。没办法,只得“知错就改”,把一件件衣服物归原主。我一看钟,就分发衣服差不多用了整整一刻钟。正式活动开始了,我抱出一个布娃娃,用着急的口吻说:谁来帮我折衣服呀?大多小朋友跃跃欲试想过来帮忙,于是我等小朋友安静一些,我就边念儿歌边进行示范,可没料这时孩子们就是不肯好好配合我,回音者寥寥无几,他们拿着自己的衣服,有的摸摸衣服上的小动物,有的则把衣服团成一团,垫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似乎对失而复得的衣服更加的珍惜,很少有孩子在关注老师的示范。我一边走到那些游离在外的孩子身边摸摸头以暗示,一边再次进行示范:把衣服放平,一只袖子……

反思:

放学后,我和我们班的保育老师杜老师一起反思这个活动。我们最后提了两个问题:一、这类活动放在什么时候开展比较合适?以何种形式开展比较妥当?二、如果用儿歌来帮助孩子了解折叠衣服方法,怎样的儿歌才能吸引小班孩子?如果我把这个活动放在幼儿午睡前不是更好么,这样根本无需再分发衣服,无需牵强地抱出娃娃创设毫无价值的教育情景,更无需如此一个个排排坐地组织上课了”.这本来就是一个生活活动,完全可结合孩子生活,对于小班孩子,儿歌要生动形象有趣,这样才会被吸引”,于是我也想到了小一班周老师曾经用过的一个用做操的方式来教孩子折衣服:”左边抱一抱,右边抱一抱,再来弯弯腰。”

再实践:

第二天,我特意在午睡前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正如我所料,由于抓住了合适的教育时机,活动显得自然流畅,更没有时间上的浪费,而那首儿歌孩子也很喜欢,他们一边念着儿歌一边折着衣服,兴致很高。然后我还来不及得意,却发现好多孩子都不能折成功而且也无意想成功,儿歌结束,他们随手一扔衣服就钻进被窝睡了。

再反思:

我恍然大悟,其实昨天我也仅仅关注了形式上的东西,只是对表面的内容进行了“对症下药”,如用生动形象的儿歌来激发孩子外在的兴趣,而没有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更没有了解孩子是怎么学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不同方式及不同水平,也就是仅仅关注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孩子的学,因此导致今日活动本质上的“有教无学”。当然这个方案还是在孩子午睡前、在孩子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后开展,而且得持续一段时间。第一步:让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折毛线套衫。通过观察每个孩子折衣的不同表现,了解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及需要的何种不同帮助第二步:演示观察,交流讨论。也就是在孩子几天的充分探索后,老师通过观察孩子折衣细节,让不同折衣方法的几名孩子来演示,大家观察讨论哪种折法最平整最不会松开,哪种最不费力?

第三步:梳理总结,图文展示。用图文的形式把折法步骤展示在墙上,是想发挥环境的提示和暗示作用,这样做不仅解放老师,同时也诱发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四步:再次探索。在积累折叠毛衣的经验基础上,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以新的探索需求刺激,如让孩子探索折开衫、折带有帽兜的衣服、折厚外衣、折背带裤方法等。学折毛衣不是活动的结束,更不是目的所在,通过随后的探索,提供给孩子积累大量生活经验的机会。同时让孩子在积极探索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

在这之后的一个星期我也进行了这个主题的再次探索,也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所以我觉得反思是很重要的 ,有了反思才有了动力有了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   衣服   目的   小班   户外活动   午睡   儿歌   小朋友   老师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