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与责任同在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教学设计(九年级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
第一部分:本课分析
㈠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我觉得本课具有开篇破题的地位,揭开了本教材的主题:责任与使命。讲清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后面讲述认清基本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用:责任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习这课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责任的概念、懂得责任与角色的关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这个目的。
㈡本课目标:我的理解是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我认为是让学生知道责任的含义、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能力目标:我认为应该指导学生能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而承担不同的责任。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㈢本课重难点:
责任是本教材的主题,责任的来源具有多重性导致学生不好理解或理解不全面,因此我把责任的含义、来源作为本课的重点
另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关键还是要增强责任意识,而这又与角色的变换有关系,我觉得如何把握自己不同的角色去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应该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因此我把这个内容作为本课的难点
㈣本课课时:本课虽然只有一个目录的内容,但活动内容比较多,讨论的空间大,因此需要一节课的时间
第二部分:本课教学方法(我是这样考虑的)
本课设置了五个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使用了讨论的方法
根据情景设置的需要我使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另外所设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加上学生的责任感也有不同的境界我还使用了教师点拨归纳的方法
第三部分:本课教学程序
导入:如何导入呢,我是这样考虑的,可以利用课题下面小芳和他爸爸的对话导入,请2位男女学生起来分角色进行扮演,然后让其他的学生回答2个问题:①小芳面临的问题是什么②应该由谁来解决,从而导入责任这个主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这篇课文设置了五个活动,所以我以活动为框架组织学生讨论达到升华问题归纳结论的目的。
 (一)   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
1、 我先让学生默看这个情景材料再思考下面的3个问题,然后分成3组每一组回答一个问题,以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
2、 问题:学生的思维角度不一样,答案也会出现偏差,这时老师就要进行点拨和指导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结合第一个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反思
1、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最后老师总结,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启发到下面的活动
(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
   1、将学生分成3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这时候老师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举例,最后进行总结责任的含义。再反问学生:不同身份的人他的责任相不相同呢,学生一般会答不相同,直接过渡到
(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
1、先让学生阅读材料,然后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让学生说说他所知道的东南亚海啸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学生会结合材料进行回答,在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老师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个问题向学生提一个提问:责任来源于那几个方面呢,从而过渡到下面的活动
(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1、这时老师先举几个例子以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最后让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活动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紧接着让学生回答自己的一生将要扮演那些角色,然后开展
(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
首先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其次将全班分成前后5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最后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后面的三个内容
 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老师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㈦板书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责任的含义
                     责任的来源
                     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㈧反思和建议
⑴老师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当中要营造,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在课后传播。
⑵讨论的内容比较多,如何把握请学生回答的次数,以及时间的安排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九年级政治   角色   目的   责任   全班   含义   小组   来源   老师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