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

知识与能力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总结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掌握概括历史事物发展过程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纺织业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三个部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

1、纺织原料

我国纺织原料出现的先后顺序:麻、葛 丝 棉

我国古代最早的纺织原料是麻、葛,其次是蚕丝,而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在宋朝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明朝时期,棉花的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棉布已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

2、发展历程

距今四五千年前:最初的纺织品是麻和葛,后来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女纺织生产为“国有六职”之一。

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战国时期:棉、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纺织品的花色达20多种,丝织品轻柔优美,通过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明清:进入鼎盛时期。(1)丝织中心—苏州、杭州(2)民营丝织业兴盛(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为什么纺织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

1、政府的重视

2、织女地位较高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

4、丝织品远销海外,深受欢迎

5、民间私营作坊兴盛

6、纺织业部门出现工场手工业,规模日益扩大

二、冶金业

我国古代的冶金业主要包括哪两个大的部门?分别出现在什么时期?

1、青铜器

什么叫青铜器?

青铜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物,这些器物以铜质为主,加入少量锡和铅浇铸而成,器物颜色呈青灰而得名。

2、冶铁业

冶铁业也是我国冶金业一个重要部门,正由于冶铁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

★冶铁技术进步和发展:

(1)由块炼铁到生铁的进步;

(2)淬火工艺的出现;

(3)煤的使用;

(4)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自然通风 人力皮囊鼓风 畜力马排鼓风 东汉杜诗发明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

三、陶瓷业

1、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2、从商朝到东汉:由陶向瓷过渡

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

邢窑的白瓷(有“南青北白”之说)

4、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全国有几大名窑

河北:定窑  河南:钧窑 江西:景德镇窑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5、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

★我国古代陶瓷品种不断创新的原因

古代科学技术的不发展与进步;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劳动人民的积极创造和聪明智慧。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世界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中国的制瓷技术高超,享誉世界;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世界各地也开始生产瓷器;

中国的制瓷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尊地位。

★宋、元、清三代瓷器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瓷器表面由色调单一到色彩绚丽;瓷器的功能由纯生活用品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工艺制造水平不断提高。

陶与瓷的区别:用料不同、烧制温度不同、吸水性不同、透明度不同、敲击声不同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  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手工业   中国   官营   古代   丝织品   纺织业   瓷器   中国古代   部门   工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