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教案

一谈话导入,了解课文背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师板书:郑和)
  知道他吗?
  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完成板书:
  明成祖郑和西洋
  派遣宝船船队
  朱棣三保太监
  师生互动:
  1、郑和,回族人,原姓马,本名马和,信奉伊斯兰教,天资聪颖,12岁入宫为太监,皇帝赐姓郑。改信佛教。
  2、三保太监,又称三宝太监。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
  3、明成祖,朱棣,棣字读音,跟读。
  4、派遣,遣,字形区别于“遗”,桌面书写;字音,跟读。
  5、西洋,出示图片,指出西洋位置,文莱以南,印度洋沿岸一带。
  6、如果学生所了解的知识有限,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再说。
  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航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郑和远航》。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指着课题,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打开课文,请大家来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开始,读。
  2、好,有的同学一遍读了,认真地读第二遍了。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成果。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a、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指名读。
  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来呢?
  再读这组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来,读出画面的气势。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
  这就是学习,不仅能正确的读出,还能读出画面,还能想到同类的其他词语。但,学习,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把词语放回到课文里,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谁能回忆刚才你读到的课文,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西洋的险恶)
  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西洋的险恶的呢?谁来读读这段话。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生读,师生以初读要求评价。注意字音:船只、乘着黑夜、俘虏。
  读了这段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西洋的险恶,除了风浪的险恶,还有什么险恶?
  谁再来读读这组词语。
  b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
  指名读。
  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
  文中哪个自然段是直接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读,师生以初读要求评价。
  读了这段描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规模宏大)
  规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吗?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引导用上第二组词语中的雄伟壮观和浩浩荡荡。
  读出这种气势来。
  郑和第一次远航是什么时间?距今多少年?600年前,咱们中国就有了这样一只船队,你的内心又做何感想呢?
  再读。
  这只船队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设备先进准备充分)
  设备先进:罗盘是什么?出示罗盘介绍。
  准备充分: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船队准备充分?
  再读这组词语: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刚才我们在检查大家生字词掌握的情况的同时,检查了大家读课文的情况。课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检查到,下面再给大家一些时间,同座位相互检查,剩下的部分你读通了吗,读懂了吗?开始。
  课文读完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谁能在黑板板书的提示下,用简洁的话来说说。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语。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呢?引导概括,第一次远航,其他几次远航,远航意义。
  课文重点写了哪部分?
  思考,为什么详细第一次远航,略写其他次远航?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近郑和,随郑和一同去远航。
  板书:
  明成祖郑和远航西洋
  派遣宝船船队
  朱棣三保太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   西行   西洋   雄伟壮观   板书   船队   险恶   课文   太监   文中   词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