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
一、课题名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二、设计思路
本课讲述了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器物由排斥走向接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就是如此。
教材内容有限,在掌握书本史实的同时,在轻松愉悦中把历史和现代生活融于一体,引导学生从一定的高度认识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是我设计本课的初衷。
三、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思考交通、通讯工具发展对社会和人们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
(2)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产生互动,加深对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四、教学重点
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五、教学难点
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课件。设计切实和便于操作的问题,配以《同步导学练》。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交通工具和通信设施的改善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08奥运彰显了中国的风采,交通和通信为此作了强有力的保驾护航作用。那么,交通和通信工具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如此先进的地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讲授新课: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板书)
(问)请同学们看教材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人们出行的方式有哪些?
⒈古代:轿子、马车、木船……
教师ppt展示相关图片介绍,并指出这些主要依靠人力,相对落后,发展缓慢。进入近代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阅读教材p76、p77加以总结。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归纳如下。
⒉近代(板书):
陆地: a:人力、畜力牵引:人力车(黄包车),三轮车,自行车(脚踏车)
交流展示:自行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在中国发展的概况如何?
迁移运用:随着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你认为自行车会不会被历史所淘汰?简述理由。
答:自行车比较方便、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健身、是国际运动项目……
b:机械牵引:
(1)电车:19xx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2)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上海在1924年出现。
(3)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认识与拓展(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英国擅自修建)是从今天的河南北路通向吴淞的。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建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二: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据此分析阻碍近代铁路发展的因素.
答:帝国主义侵略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归根结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迁移运用:新中国的成立以来,铁路建设飞速发展,你能列举一些铁路发展方面的重大事件吗?
答:十年建设期间,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xx年青藏铁路通车,1997-xx十年间铁路六次大提速……
海上: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轮船。)
启发式互动:造船业曾是引领古代中国的骄傲,进入近代后却西方赶上,而且被西方的船坚利炮所痛击,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
空中: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引申: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学生讨论)
答:磁悬浮列车、d字头列车、地铁……
情景设置: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能会利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
答:市区内——短途;南京——长途(主要根据时间抓住上海这一地点即可)
互动探究:
暑假如果你有机会去北京旅游,你会采取哪种方式?说出你的理由。(学生讨论,言之成理即可。教师给与恰当评价)
⒊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原因(板书)
答:(1)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生产力提高。
(2)西方列强的侵略,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敢于接受新事物。
4、从以上的发展变化中你能发现交通工具的更新呈现哪些特点?
提示:受西方侵略的影响,更迭的速度快,发展部平衡(东部高于西部,城市快于农村)……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板书)
问:同学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答:烽火台、驿站、飞鸽传书、鸿雁传情……
那么进入近代以后通信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把学生分成三组自主阅读完成下面三个图表的填空(幻灯片演示)。
表一邮政:
时间 成就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加快建设步伐
       海关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表二电报:
时间 成就
1877年 有线电报(地点    )
19xx年 无线电报创设并发展
1932年 国际无线电报
表三电话:
时间 成就
       年 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线路和营业所增加
20世纪80年代 通信技术发展
        年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
知识点拨:1866——1877——1882——1906
         (邮)   (有)  (话)  (无)
情境设置:
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在家乡广州的侄子向他表达祝贺,他采用的方式可能会有哪些?
答:邮局信件,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
(三)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板书)
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加以分析,教师予以简单归纳。
⒈人们-——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效率.
⒉地区——密切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各地的交流.
⒊内部——直接促进了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的近代化
⒋世界——大大增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教少,结构也比较简单,为此我挖掘了不少资料,并结合当今社会的新事物(如关于磁悬浮列车的相关知识),把传统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事物结合起来加以讲解。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课堂气氛很活跃。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欠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辛亥革命   中国   板书   工业革命   社会生活   交通工具   上海   近代   铁路   通信   交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