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 教案4

月光启蒙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就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  齐读)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指导自学:
(一)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
(二) 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4、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
第一段(1 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 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 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5、 质疑问难,教师小结。
三、指导书写、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          思考课后问题。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学习1 5自然段
(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
①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2、学习6 13自然段
(1)自由读6 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自由读10 13自然段
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
③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3、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三、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学生质疑。
四、布置作业:
1、          感情朗读课文。
2、          摘抄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3、          自由做练习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读读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说说体会。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的最后部分内容。
自学指导: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轻声读。
(2)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何疑问?学生质疑。
2、出示投影,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
(1)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
(2)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
3、全班交流。.出示最后三句话
(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指名读,齐读。
4、(幻灯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
(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
(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学生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己读后的想象)
(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中“含蓄、明快、风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
(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幻灯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
四、总结全文
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童谣。
2、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19.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      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   月光   王国   童谣   小院   歌谣   课文   民歌   民谣   词语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