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亲近春联

设计意图:

    小小的春联,浓缩着中国千百年来“年文化”的精髓,也是至今保留最完好的传统春节习俗之一。春联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也十分独特,让孩子们从小认识春联,了解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非常有教育意义。只是原活动设计中,教师考虑较多的是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而对幼儿怎样学关注较少。如设计了成人化的调查表让幼儿操作,看似幼儿在比较,在探索,实质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填写。又如,幼儿本来对于春联的认知经验就很少,仅从“赏”和“品”两个环节中就要发现这么多的秘密,这对幼儿来说要求太高了。怎样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帮助幼儿建立一个合适的“最近发展区”?我想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作用,引导家长指导孩子们从观察自己周围的或自己家中贴的春联开始,通过家园共同合作,让孩子们真正亲近春联,感受浓浓的中国情、民俗情。我把活动共分两次进行。

活动一:我家的春联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通过看看、讲讲的方式相互交流自己带来的春联照片,简单了解春联的内容,知道春联有上联和下联、横幅和竖幅,初步感受人们在春节贴春联时的美好心愿。

2、  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贴春联风俗的由来,使幼儿知道它是我们中国独有的风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一起拍自家贴的春联照片并详细给孩子介绍春联内容和春联里的祝福。

(2)家长和孩子一起拜访周围有贴春联的邻居,向他们了解春联里的心愿与祝福,并拍照。

2、教具:视频仪

3、制作课件《春联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带来的春联照片

1、  鼓励幼儿间展开自由交流,相互看看、讲讲自己带来的春联照片。

(幼儿经历了与父母、家人一起收集准备的过程之后,往往表现欲特别强,特别愿意表达,教师给幼儿自由交流的机会正好能满足幼儿的表达需要。教师也能在这样的氛围中观察发现孩子们收集准备的情况及对春联的已有认知经验有多少,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2、  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这样几方面:

a、春联的内容

b、春联的寓意是什么?

c、人们为什么要贴这幅春联?表达了家人怎样的美好心愿等等。

(1)教师可以关注:

a、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介绍,帮助幼儿了解人们贴春联时的各种美好心愿。

b、从幼儿的介绍中捕捉教育契机如:

当幼儿讲述到上下联时,可以及时补充上下联的知识点,让其他孩子说说、找找上联和下联等;(一般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解放后又提倡从左到由。因为没有统一的要求,可以让孩子认识到先说的是上联,后说的是下联。)

当幼儿讲述“福”字春联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他的贴法及意义等等。

当幼儿讲述到横幅时,也引导幼儿认识和比较,丰富幼儿横幅和竖幅知识。

c、肯定孩子们的表现,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给予他们积极、正面的评价和鼓励

(2)幼儿可以获得:

a、从同伴的讲述与介绍中获得新的知识。如:上下联、横幅和竖幅等

b、在认真倾听同伴介绍的过程中,幼儿还可以进行比较,及时对同伴的讲述进行补充或发表自己的想法,

c、从同伴获得的肯定与赞美声中受到鼓励,树立自信心,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

3、教师小结:

师: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们认识、了解了自己家和邻居家的春联,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贴春联了。

二、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春节贴春联的风俗由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1、教师设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那你知道最早人们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贴春联吗?关于春联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操作课件。(为便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可以重新改编。)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神荼、郁垒是谁呢?他们有什么本领?

(2)以前的人们把他们的名字刻在了什么上面?这种桃木板后来被叫作什么?

(3)后来人们为什么又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呢?

4、教师总结

师:原来“桃符”是最早的春联,人们为了祈求新年福运连连,就在过年的时候贴春联。而且过年贴春联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的的风俗习惯呢!春联里不仅有人们美好的祝福,还有很多的秘密呢?下次一起去找找春联里的秘密好吗?

附资料:

春节传说:贴春联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地方,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后来,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就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幼儿园活动设计   春联   桃符   上联   下联   横幅   同伴   亲近   心愿   幼儿   美好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