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存在几方面的不足有待改进:

  1、精美图片太多,实物教具太少。图片虽然可给学生很强的视觉冲击,亦可弥补教材编篇幅的局限,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作用。但图片与实物教具相比,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实物教具是立体的,灵动的,可触摸的`,真实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以实物教学为主,图片或视频为辅。不可本末倒置,不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

  2、重理论而轻实验。本节课的知识点可谓是面面俱到,无一遗漏。但反观实验部分,却是轻描淡写。实验是探究知识形成或理论实质的最有效手段,但很多时候,老师习惯于“模拟实验”以代替学生实验。例如课本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就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一有助于挖掘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如果课堂上由于时间和器材的限制,就可做为课后实验。可叫有条件的同学用DV录下来,在课堂演示讲解,亦可达到较好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还有待加强。在本节课中,用模拟实验来探究,是体现在新课改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思想,讲述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时,可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教育,在讲水环境的保护时,可结合本地的环境现状,结合生活实际来教育,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质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鱼鳍   教具   实物   价值观   水中   规律   作用   动物   理论   情感   学生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