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饮食调理

  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呈黄色或绿色,衡粗状或蛋花汤样,有酸臭,排便前有啼哭不安现象;重者,伴有发热,精神不振,大便稀水样,最多,伴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一旦发生小儿腹泻,除了吃药打针之外,适当的饮食调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具治疗作用。饮食调理要根据中医分型调剂食品,才能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可分为湿热泻、伤食泻、虚寒泻3种,湿热泻一般指肠道内感染类病症,表现为暴注下迫,倾泻而出,其气臭秽,并见发热、口渴等。此时,饮食应忌乳食(包括牛奶及奶制品)、生冷瓜果、瓜子、果仁、巧克力及油腻之品,特别要禁食不易消化和不洁食物,蔬菜类也最好榨汁饮用,可食些稀粥,等疾病好转再逐渐增食。 

  伤食泻,一般指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多食入不易消化之品引发表现为肚腹胀痛,痛则欲泻后痛减,大便如蛋花,或豆渣,气味酸腐,舌苔厚腻。此时,要禁食不易消化食物,如油煎食品、油腻刺激性食物,可以食半流质的粥汤或葡萄糖水等到,也可加喂些促消化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水等,等病好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虚寒泻,多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再感受风寒所致,表现为大便溏薄,完谷不化,食后即泻,便色白而不臭或有腥味,并伴食欲不佳,面色不华,精神倦怠,手脚欠温等。调治之法为禁食生冷及难消化之物,粗硬食物也尽量小吃。各种寒性食物如冬瓜、西瓜、海味、鳖、龟等少吃为佳,即使平时腹泻未发作,上述食物也最好不吃,以养胃气。 

  孩子腹泻病愈,阳气未复,马上给予在量营养品,只会加重孩子脾气负担,影响期康复,因此应该尽量避免。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教案   幼儿教育   儿童保健   小儿   豆渣   酸腐   饮食   生冷   湿热   油腻   大便   中医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