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

  认知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3. 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词语理解能力。

  德育情意目标

  使学生受到事物之间也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有密切联系。。

  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

  主体参与合作互动设想 讨论交流,反复读议

  教学过程

  课后小结

  第 一 课 时

  一.板画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画的是什么?你见过吗?今天,我们一块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可爱的`葫芦。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2.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指导“芦”读轻声,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领会图意。

  逐步出示四幅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仔细观察葫芦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指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评议。

  3.讨论:每幅图画指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4.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四.学习生字。

  1.连词读生字。

  挂了 一些 盯着 邻居 治一治 葫芦藤 哇

  2.提出不懂的词。(讨论,让学生弄懂)

  3.指导书写生字,记住字形。

  些:上面是“此”不是“比”。

  邻:“令”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

  感:上面部分是“咸”不是“成”。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葫( ) 邻( ) 治( ) 盯( )

  胡( ) 领( ) 抬( ) 钉( )

  2.练习书写生字。

  3.流利地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教案   葫芦   生字   课文   流利   难点   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   课题   目标   能力   教案设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