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行文流畅、内容简单、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从小教育儿子的思想。

  文章结构清晰,两件小事很自然地把课文分成了两大部分,且两件小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把两个主人公的情感巧妙地串联了起来。教学时,围绕关键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展开。“栽花赏花”是情感河流的源头,10岁的儿子就像刚播种的花草苗儿嫩嫩的、纯洁可爱,他顾不上休息,在小岛上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不仅给小岛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更是他深爱父亲的体现,小小年纪就懂得把美好的鲜花留给别人,这种情感很值得学生细细品味。为了体会儿子的这种爱父情结,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看着满院种下去的各种各样的花草,儿子的心里在说:。学生能把对课文的'理解、对儿子爱父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美丽的鲜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不仅高尔基欣赏到了,同学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也似乎欣赏到了清香溢满园的鲜花。“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高尔基,看着满院的鲜花,你想对自己的儿子说些什么?”问题一出,学生话匣子打开了,父子亲情自然流淌。但是,没有儿子的加入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于是,我让同桌合作表演父子之间的对话,学生的兴致异常浓厚。此时此刻,我觉得对“写信教子”的环节只要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因为学生对“美好的东西”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高尔基   教子   课文   花草   父子   小事   儿子   鲜花   情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