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底和高教学反思

  认识底和高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底和高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底和高教学反思1

  本节课实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会画垂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通过“限高”的情景引入,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图直接指出限高指的是哪条线段的长度。并能正确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这个问题我留给学生进行了5分钟的自学,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这些图形的高。此时课堂上出现了沉默,我又激励他们进行描述,学生反馈自己说不出来,我顺水推舟让他们与同桌交流交流,共同运用智慧描述这些图形的高。讨论结束后,再次指明学生上台展示,用手指一指,说一说。一共上台三个同学,在说的过程中我不断的进行指正,其他同学也都在听。(此环节我后来反思之后,觉得加入具体的小组学习要求会更好一些。培养学生学会自学的过程还需要在具体的指导和强调中不断加强。而此时在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前提下,即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应当转换思路,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从而达到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这样处理课堂也会更加有层次性,有重点。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更好的观察怎样画高。虽然这是一节常态课,但是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区实验小学宋君老师提出的“常态课也要上出公开课一样的味道,公开课和常态课都要一样的自然、朴实、有效。”

  未来教学改进:

  1、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要有针对性的培养)。精心专注去做一件事情,扎扎实实的引领和引导孩子的学习成长。

  2、概念课教学需要教师示范的具体操作一定要有标准的示范,并引导学生观察,强调,注意。

  3、今后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程度,交流讨论的策略等。要将这些内化为自己的课堂风格,作为好的教学手段,随时能够发出来,收回去。

  4、数学语言的精准化,倾听学生发言的耐心,评价语言的运用等仍然是今后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认识底和高教学反思2

  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1 、面向全体、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始终把学生的体验、探索放在首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想一想、数一数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2 、精心预设、驾驭生成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由于圆柱和球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辨认,而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混淆,(本课教学难点是辨认正方体和长方体)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它们的不同,比较它们的不同,先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它的每个面有什么特点,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验证结果,自然过渡,水到渠成。经过这样的验证过程,学生就很容易解决问题,掌握新的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成功地驾驭生成,不要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考虑得广一些、深一些、细一些,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才能不被教材所禁锢,才能大胆让学生讨论交流。否则,学生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异想天开,就会失去自我,失去创造能力。

  4 、有效合作

  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容易出现动机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用了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游戏法”组织教学,通过拿一拿、猜一猜、摸一摸、做一做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在“学”中比、在“比”中做,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也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角形   正方体   长方体   梯形   常态   特征   过程   数学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