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的家教学反思

  《小动物的家》是《艺术》教材第二单元二课。是我本学期的教研课。这节课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节课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小动物,第二节课是用橡皮泥制作小动物。所以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这节课从标题上看好像是画每种小动物具体的家,其实仔细研读,这课的目的就是画小动物或制作小动物并添上合适的环境即可。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动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动物及其相关知识。课前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整个课堂从猜—赏—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交流。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后,由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例如:我专门设计了一个环节,观察用绘画形式表现的动物和真实的动物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用绘画形式表现的动物比较夸张,所以画出来的动物特别可爱。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感受没、欣赏美。所以学生在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知识时,是那么轻松那么惬意。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温暖而又温馨,这应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了。在上泥塑课时,相对来说就轻松多了,因为有了第一节课的铺垫,同学们学会了用基本形来概括动物,在制作时能自由发挥,作品也更是丰富多彩。当然,最后我还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自评—生评—师评,使评价更丰富。作为引导者的我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每幅作品的亮点以及不足,强化个性发展。

  从作业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将动物进行夸张、再现。“授之以渔”才是在教育的目的,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活动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怎样画动物,怎么抓住动物的特征来画,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不是通常的老师教大家画,并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我想本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目的   课时   家教   夸张   课堂   形式   自主   意识   动物   评价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