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导语: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部编版五年级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五年级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部编版五年级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这篇课文由叶圣陶先生根据民间故事整理。本文主要讲述了苦孩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上的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牛郎织女》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从哥哥嫂子欺负牛郎、牛郎老牛亲密相处、老牛夜里指点迷津、牛郎织女湖边相会到牛郎织女欢喜回家,每一个情节都令人印象深刻;《牛郎织女》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勤劳善良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知恩图报的老牛,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牛郎织女》故事语言生动活泼,短句、顶针句、反复句等,让故事充盈着满满的生命力。这样的故事,让人百听不厌,让人百讲不烦。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孩子们喜欢民间故事,愿意读更多的民间故事,从而爱上民间故事;二是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嫂、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郎”等14个生字。

  2、读懂故事,在梳理概括情节中感受牛郎织女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

  3、学习讲故事的秘诀,练习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感受牛郎织女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

  2、学习复述故事的秘诀,练习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聊一聊,亲近民间故事

  亲爱的同学们,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除了《猎人海力布》,你还看过或者听过哪些精彩的民间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大家非常熟悉的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艺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讲好民间故事,那么它将一代代传承下去,从而惠泽我们的子孙后代。

  【设计意图:开课聊故事,意在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快速投入学习;之后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既是对教材的准确定位——用熟悉的文本教新鲜的创造性复述,也是让学生学有方向。】

  二、学一学,复述民间故事

  1、复述故事秘诀之一——记住故事

  怎样才能创造性地复述好民间故事呢?第一个秘诀——记住故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牛郎织女》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故事主要的情节有哪些?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习字词

  ①认读词语

  嫂子、筛土牛虻、咧嘴、好歹、稀罕、监狱、酿酒、瞌睡

  勤勤恳恳、眉开眼笑、美中不足一五一十、恋恋不舍、一张一合

  晃晃荡荡、花花绿绿、自由自在成天成夜、无拘无束、相依为命

  ②了解词义

  牛虻:虻的俗称,状似蝇而稍大,雌虫刺吸牛等牲畜的血液,危害家畜。

  好歹:好坏。

  稀罕:稀奇而喜爱。

  ③学习书写

  重点指导“嫂、妻、酿”三个生字的书写。“嫂”字注意右边的笔顺,注意中间的竖画要伸下来。“妻”字下面“女”的横是主笔,要写长。“酿”字左边是“酉”,不要漏掉里面的横。

  (2)梳理人物关系

  同学们,要想复述好故事,首先得记住故事中的人物。《牛郎织女》(一)中有哪些主要的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①请学生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同时理清人物关系。

  ②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人物特点。

  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

  织女:心灵手巧、善良勇敢

  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哥哥嫂子:自私冷漠

  王母娘娘:残酷无情

  (3)概括情节

  同学们,情节是故事的主要元素,要想复述好故事,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记住故事的情节。

  ①老师用小标题示范概括故事的开头:

  哥哥嫂子欺负牛郎

  ②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其它情节:

  牛郎老牛亲密相处

  老牛夜里指点迷津

  牛郎织女湖边相会

  牛郎织女欢喜回家

  (4)聚焦情节

  在上面的情节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师生梳理重要情节:亲密相处、指点迷津、湖边相会

  告诉学生复述故事抓住重要情节。

  (5)熟悉表达

  同学们,故事是语言的艺术。《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除了情节曲折有致,更重要的是它的表达富有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我们也能复述好故事。

  ①想象奇幻

  出示课文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会说话了,他知道仙女何时会下凡……

  让学生发现民间故事表达特点之一——想象奇幻,主角大多具有神异性。

  质疑环节:我们把故事中老牛换成其它动物,行不行?

  引入关于牛的谚语:

  槽头耕牛兴旺,地里五谷丰登

  一头黄牛半分家当

  马吃锉草,牛吃寸草

  三分喂养七分使

  人不欺牛,牛不欺天

  (给学生适当讲解农耕文化、崇牛氛围)

  练习用神秘的语气复述好“指点迷津”部分。

  ②语言奇妙

  出示句子:

  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顶针)

  两下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反复)

  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反复)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短句、排比、反复)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短句)

  引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表达特点之二——语言奇妙,多用顶针、反复、短句等。

  练习用顶针、反复和短句复述好“亲密相处”部分。

  ③结构奇巧

  出示文字: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

  讨论:能否删除“是谁叫他呢”这句话?

  引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表达特点之三——结构奇巧,多设悬念吸引读者。

  练习用悬念法复述好“湖边相会”部分。

  【设计意图:记住故事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础。在这个环节,“理清关系”“概括情节”“聚焦情节”“熟悉表达”四个板块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将文本的学习、中心的感悟渗透其中。其中,“梳理人物”和“概括情节”是对故事内容的初步了解,“聚焦情节”则引导学生再次熟知内容,感悟文本表达的中心。故事内容为创造性复述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语言”,熟悉语言的表达特色,则为创造性复述提供了语言的模板。】

  2、复述故事秘诀之二——创作故事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记住重要情节富有特色的表达,你们就差不多能复述好一个民间故事了。但是这还不够,想让你的故事牢牢吸引听众,你们还得掌握一个秘诀——创作故事。创作,让你的故事与众不同;创作,让你的故事鲜活灵动。

  (1)大胆想象法

  在《牛郎织女》(一)中,有许多奇异的情节交代得并不是很清楚,如果我们能发挥想象把它们叙述完整,一定能吸引大家。

  抛出问题:

  老牛为什么突然会说话了?

  老牛是怎么知道仙女们会下凡的'?

  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选择一个地方讲清楚,讲完整。

  (2)添油加醋法

  为了让故事充满吸引力,我们还必须丰富细节,只有生动的细节才能让你的故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故事中哪些地方还不够生动细致呢?

  梳理需要丰富的地方:

  牛郎常常把哪些看见的和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仙女们是如何偷偷来到人间的?

  让学生添油加醋,把其中一个地方讲生动,讲细致,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3)材料引入法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时期,故事中的一些情节都会有不同之处。

  补充阅读:

  洪振周《牛郎》开篇部分:

  从前,某处,有一个叫做王二小的孩子,依着坏心肠的哥嫂过活。一天,他在牧场看牛。忽然黄牛告诉他,哥嫂在家里弄好东西吃。他忙跑回去,果然分吃了香喷喷的蒸豚。后来有一次,黄牛又告诉他,哥嫂正在准备给他毒药吃;并嘱咐他分家的时候,只要求分得了自己便算。他回到家里,果真证实了哥嫂的毒计。便立即提议分家。自己什么也不要,只带着黄牛走了。

  郑仕朝《牛郎》节选部分:

  一天,牛郎正要回家的时候,他的老黄牛,忽然向他说起话来。自称本是上界神仙,因犯罪被谪于人间。现在主人有性命危险,他为报答平日善遇的恩惠,所以要向主人告说。

  让学生讲讲自己听过的《牛郎织女》和叶圣陶爷爷的《牛郎织女》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如果说记住故事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础和保证,那么创作故事则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关键。故事的吸引力在哪里?在于细节。“大胆想象”“添油加醋”“材料引入”这三者是对细节的补充和打磨,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在合理的添加中,在相关材料的阅读中,由民间故事的阅读者,变成了民间故事的创作者,细节就这样丰满起来,故事就这样生动起来,复述就这样精彩起来。】

  3、复述故事秘诀之三——勤于练习

  同学们,在记住故事、创作故事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勤于练习,就能把故事复述得更好。勤于练习——这是复述故事的第三个秘诀。

  (1)代入角色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以这个角色的口吻回家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我是牛郎

  我是织女

  我是老牛

  我是王母娘娘

  (2)设置场景

  请你选择一个场景,下课后和好朋友一起练习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幼儿园开展故事分享会,请你为小弟弟小妹妹们讲述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相对简单)。

  班级开展故事大王比赛,请你为同学讲述故事(语言要生动细腻,情节讲究创新性和细节化)。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熟能生巧。练习,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保证。讲得愈多,就会讲得愈好。代入不同的角色,以自己喜欢的角色口吻讲故事;设置场景,用不同的语言和构思来讲故事,这样的练习不但熟悉了内容,更活化的语用,让创造性复述摇曳生姿。】

  三、读一读,爱上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流传了千年,每一个听过它的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在中国民间文学中,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这些凄美动人的民间爱情故事,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民间故事,每一个民间故事都是不朽的经典,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不断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   民间故事   织女   牛郎   老牛   课文   创造性   情节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