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号的五种用法


     一般情况下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有五种情况是一定要用冒号的。
     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这种用法很常见,就不举例了。
    
     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有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如:
     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踏实学习的,聪明但不认真的,既不聪明又不认真的。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破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纺。
    
     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内角的和为180度。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
     例如: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
     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小刘走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注意,此种用法表可用破折号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教案   汉语知识   修辞标点   冒号   海燕   矮凳   破折号   纺车   内角   角形   马克思   上文   提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