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

【江苏无锡公开课】: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大家告诉我,今天我们讲什么课文?
  生:《曼谷的小象》。
  师:谁想上台露一手?(一学生举手)好,你来,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大家看他那个“曼”字怎么写。先写一个……(生接:日)日下面是个……(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
  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
  师:对,从这儿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轮船一直往南走,进入南海,绕过越南往北拐,一进泰国湾,就快到曼谷了。但是,什么叫首都呢?
  生: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就叫首都。
  师: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们国家领导人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国的首都吗?美国总统住在白宫,白宫就是美国的首都了?俄罗斯总统住在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的首都吗?究竟什么是首都?
  生: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师:还不太确切,应该说国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国家领导人办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其实“首都”这两个字中,有一个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都”字。
  师:对,用“都”字组个词,表示城市的意思。
  生:都市。
  师:对。
  生:成都。
  师:也能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成功之都”嘛!
  生:首都。
  师:当然对了,国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
  生:都城。
  师:可以,就是首都。过去也叫国都、京城,有时还可以叫京都。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生:曼谷。
  师:再说一遍,曼谷是泰国的什么城市?
  生:泰国的首都。
  师:我们讲的是曼谷的什么?
  生:小象。
  师:(指在黑板上写课题的学生)她写字写得好不好?
  生:不太好。
  师:太苛刻了,我就觉得她写得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曼谷的小象”。
  师:你们只是把这五个字读出来了,我从你们读的声音中没有听出来对这个小象的喜爱。能不能让我在你们的语言中听出来你们对这个小象的喜爱?
  生:能。
  师:谁来读一下?(一学生读课题)
  师:好不好?
  生:好。
  师: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一学生重读)
  师:这次读得不好,再读一次。(学生重读)
  师:这次好。(多次让学生站起来读,都读得不错)很好,大家读。
  生:曼谷的小象。
  师:读过这篇课文没有?
  生:读过。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还想读就打开书,听我说,读一遍课文就坐好,怎么读呢?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了,你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我告诉你们,读完了课文就不能悄悄坐着,应该想说点什么。你从书里看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想说什么呢?都可以说,谁想说话?
  生:我知道了小象用它的长鼻子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
  师:对不对呀?
  生:对。(教师请学生板书“拉汽车”)
  师:而且她把这一课最主要的事儿说了,谁还想说?
  生:我知道了小象先吸水,伸直鼻子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干净了。
  师:他又说了一个“洗汽车”,行不行?(请学生板书“洗汽车”)
  生:行。
  师:还有什么?
  生:我知道了曼谷有一只能听懂人话的小象。(教师请学生板书“小象”)
  师:对,它干了这两样活对吗?还有谁?
  生:我知道了阿玲乐意帮助人。
  师:对,阿玲乐意帮助人。(请学生板书“阿玲”)
  生:我想知道“颠簸”这个词怎么讲。
  师:你把“颠簸”这个词前前后后的句子读一遍。
  生:(读)“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
  师:在什么样的路上走啊?
  生:在高低不平的路上。
  师:你要是坐上汽车在平平的柏油马路上走,那种感觉你还记得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你坐汽车下过乡吗?走过高低不平的路没有?
  生:走过。
  师: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是什么感觉?你过前面来,(让学生坐在台前的一把椅子上)这是汽车,我现在是司机,现在汽车走在平整的大道上,你是什么感觉?
  生:很舒服,想睡觉一样。(众笑)
  师:现在汽车出了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高低不平,你是什么感觉?(教师在后面上下左右晃动椅子)
  生:很颠的感觉。
  师:很颠是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坐在椅子上一弹一弹地做样子,引起师生的笑声)
  师:颠簸是什么意思明白没有?你给讲讲。
  生:是坐在车上,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颠得屁股疼……(众笑)
  师:是这个意思不是?(生答:是)谁还想说?
  生:我想知道,小象为什么能听懂人话?
  师:这个问题你先记住,一会儿课堂上会讲到,你就明白了,如果不明白再问,记住。谁还有?
  生:我知道了有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
  师:对呀,要不怎么会拉它,洗它。你会写“车陷坑“三个字吗?
  生:(想了想)会。
  师:那就请你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车陷坑”)
  生:“潇洒”是什么意思?
  师:你也记住,后面会讲到的。
  生:我知道了雾有三种颜色。
  师:三种颜色,很有意思,他说到了雾,另一位同学还说到了路。(板书“雾”“路”)那么我让你把课文的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你会讲吗?讲的时候要包含这些内容(指板书上所写的)谁能讲?(学生思考)互相练一练。(学生之间互相讲)
  师:好,注意,想好没有?没有?那我给你们提个头,这样讲,先讲在什么地方,第二讲雾,这雾是什么时候的雾?
  生:早晨。
  师:地点有了,时间有了,具体的地点“路”也有了,第四讲阿玲,第五该讲谁了?

  生:小象。
  师:第六呢?“拉汽车”,第七呢,“洗汽车”把这些串起来,故事就成了,谁能串一下呢?
  生:在曼谷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
  师:哎,这个字没说。(指板书“雾”)
  生:在曼谷的一个早晨,大雾朦朦,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泥坑里,这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过来了,她看见车轮陷进了泥坑里,就好像对小象说:快帮帮他们。小象好像听懂了她的话,就用它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接着阿玲又拉着它的大耳朵指着车身上的污泥,小象转身往金色的雾中走去,一会儿就甩着长鼻子回来了,一下子就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得干干净净。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讲完整没有?讲完整了,而且讲得很详细。你们能不能讲得再概括一些,再简单一些。能不能超过他?
  生:早晨满天飘着雾,我们的汽车陷进了泥坑。正在这时阿玲和小象来了,给我们拉车又洗车。
  师:又有点太简单了。地点也没有说,“给我们拉车又洗车”也说得不明白。既要简练又要说明白。
  生:一天,我们在曼谷近郊开车,天上大雾朦朦,不小心车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阿玲来了,她指挥她的小象帮我们把车拉出来,又洗干净,这真是个奇迹。
  师:多简单多明白,现在都能说这段话了吧,好,有很多人能说了,你再来试试。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车轮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就指挥小象帮司机拉车,又指挥小象洗车。(学生说的时候,教师不时点头,说完后掌声四起)
  师:好不好?
  生:好。
  师:就会说别人好,就会给别人鼓掌,你就不能给自己赢得一点掌声吗?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一天清晨,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陷进了泥坑,司机正在着急,阿玲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把汽车拉上来,又指挥小象冲洗汽车。
  师:现在谁还不能说的举手,我帮一帮他。(对一学生)你来找一个全班最不能说的。(学生无语,众笑)是不是你呀?我帮你说一遍?
  生:我可不可以自己说?
  师:好啊!
  生:在曼谷的一个清晨,天笼罩着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掉进了泥坑,正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帮我们拉出汽车,又指挥它帮我们冲洗汽车。(众人鼓掌)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吧?
  生:知道了。
  师:光知道这个不行,这是表面的故事,这故事背后还藏着东西呢?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吧?
  生:不知道。
  师:要想知道故事后面藏着的东西,得依靠想象,我下面要说一段话,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我说什么内容,你就想象什么内容,最后看看有什么感觉,跟着感觉走。好,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轻柔徐缓地,极富描述性和追忆性地说)绿油油的禾田,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点缀着淡淡的紫色的野花。天上飘着彩色的雾,橘红色的、金色的、紫微微的。一个妇女,穿着绣花上衣,白底红花的裙子,微微一笑,满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小象身上的铜铃那么悠扬悦耳。阿玲和小象帮人拉汽车、洗汽车;人家谢她,她又是微微一笑,走了,走进了彩色的雾中。——好,睁开眼睛,告诉我,你感觉到故事后面藏着什么了吗?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处处都很美。
  师:太棒了!整个故事所描述的环境,所描述的事件,和所接触到的人物,都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呀?
  生:美。
  师:大家很会想象,把故事后面藏的东西都给感觉出来了。大家既然感觉出来了,那我们就像刚才我说的那句话,跟着怎么样?
  生:跟着感觉走。
  师:你们各自拿出一支笔来,现在可真要跟着感觉走了。你好好地一句一句地往下默读,去课文中进一步寻找美、发现美,把“美”勾划下来,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欣赏这个美,好吗?先要好好默读,体会。(学生开始默读)
  师:谁已经找到了美就坐好,没找到的继续看看书。已经找到的想想该怎么说,我叫谁,就站起来这样说:第一句话是我觉得什么什么很美,然后把你认为美的课文读出来。读得也要美,叫人感觉也很美,要有感染力,能做到吗?
  生:能。
  师:先别吹牛,我先听一听。
  生:我觉得曼谷的野花、草地和海边都很美。(读)“绿油油的禾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够美吗?
  生:不美。
  师:心里觉得美没有读美,发现你的缺陷没有?读课文差点,理解能力有,发现问题能力强,就是不会读,不会表达,这就是你的缺陷。以后这方面要努力。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一段确实很美。
  生:是。
  师:谁能美美地把它读出来?
  生:(读)“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够美吗?
  生:不够。
  师:大家还不太满意。
  生:(读)“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
  师:(打断)等一下,我有点迫不及待了,她读得是不是很美呢?
  生:是。(教师请刚才读的学生继续读)
  (此生继续读至“延伸到海边”,教师随机指点)
  师:读得确实很好,只是有一点:你这“延伸”只能延伸五里,能延伸到十里吗?(学生答能。教师请她再读一次,要延伸到十里)
  生:(读课文,但“延伸”仍没有读得很远)
  师:大家想一想,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野花的草地,你喜欢这么小一片的呢?(做手势一小片)还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生答:大片的)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读到二十里,让它延伸到海边吗?大家一起读,看着我的手。(生读,教师打拍子指挥)
  师:嗯,好多了,快到二十里了,(众笑)再读一次,特别注意(范读)“一直延伸到海边”。

  (学生再读)
  师:好,够二十里了,这次一下子读到五十里!(众笑)行吗?
  (学生再读,效果不错)
  师:真的延伸了五十里。我问你们,我们从五里读到十里,又读到二十里,五十里,这正是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呢?
  生:延伸。
  师:对,延长,伸展,好,我们集体再读一次。(生再读一次)课文上说“点缀着野花”这个“点缀”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哪,是不是这样:(到黑板前解说)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从这边到那边,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花。“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就是在草地上从这边到那边整整齐齐地种了一行,是吗?
  生:不是。
  师:也不是?那点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学生举手)好,你过来,给你这支粉笔,你在这片草地上(指黑板)给点缀一下。
  (学生在黑板上无规则地画了一些小圈儿)
  师: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啊,我知道了,(一边指着学生画的小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点;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这就是点缀吗?
  生:是。
  师:谢谢大家,你们给我讲清楚了什么叫点缀。说到这儿,你们已经发现了什么美?
  生:绿油油的禾田美。
  师:对,这绿油油的禾田是很美,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禾田美”)除了禾田美,还有什么也很美?
  生:野花美。
  师:你读一下这一句“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这句话是说野花呢?还是说草地呢?
  生:是说点缀着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你把那句话朗读一下。
  生:(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是写野花还是写草地?什么美?
  生:草地。
  师:对,什么样的草地?
  生: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让刚才的同学上前来)你觉得在“禾田美”下面该写什么?
  生:草地美。
  师:对了,草地美。你来把这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写板书)趁热打铁,我们再读一次。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还发现了什么美了?再看看。
  生:颜色美。
  师:什么颜色?读,读得美美的。
  生:“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你还是读这两句,禾田因为绿油油而美,草地美是因为绿色的草场上,有野花,所以她说颜色美,也对,不过都包括在禾田美和草地美里了。对不对?看看还有什么东西美?
  生:我觉得泰国妇女穿的衣服也很美。
  师:你读读,我听听美不美。
  生:(读)“后面跟着一位……白地红花的裙子。”
  师:这个阿玲糟糕透了,只是穿的衣服很美,你要是觉得还有别的美,就继续读。
  生:(读)“走到车前……整齐的牙齿”。
  师:对。阿玲是不是光是衣服美呀?
  生:不是。
  师:作者写她穿的衣服美,又让她张嘴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美不美呀?
  生:美。
  师:那么可以整个儿说阿玲这个人怎么样啊?
  生:很美。
  师:(叫一学生上黑板写“阿玲美”)好了,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教案   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曼谷   小象   泥坑   板书   课文   课时   野花   点缀   草地   学生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