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工《风铃叮当》课后反思

活动反思:
    手工是孩子们把他们认为最美、最感兴趣的事物,借助各种材料,动手动脑把它们表现出来的过程,是孩子们对美的另一种创造。本次的美工活动《风铃叮当》我们大家的冥思苦想中,终于现形。
    本次的手工制作主要是以螺蛳壳作为主要的材料,配合着吸管段的间隔串联的方法进行制作,充分利用了家乡的本土废旧材料,在环保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今天的活动我设计的环节很简单,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孩子们对螺蛳壳的掌控,能不能用线穿过去呢,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挑战,但是好奇心使然,每个人都用心、耐心的去完成这一任务,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一串串风铃在他们的巧手下,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成型,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成就感当然也是爆棚啦。
聆风之教学材料前期准备
    对于今天的活动,材料的准备是一件长远的事情,从刚刚接受这一任务开始,就开始琢磨:螺蛳壳怎样能让孩子们驾驭呢?
    因为螺蛳壳的内部构造是螺旋形的,孩子们穿的过程中可能也是相对困难的,到底怎样让他们能够快速的穿过去呢,最终还是寻得一方法,在不破坏美观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便利,在螺蛳壳的尾部用剪刀挖大,这大工程还得多亏阿姨们的帮忙啦。串风铃的线该选取哪种材料呢?也讨论了很久,线太硬不好打结,太软孩子们又穿不过去,最后选取了色彩鲜艳软硬适中的尼龙线。后来又配上了小铃铛,风铃感觉已经有模有样了,准备活动完毕,算废了点心血呀。
聆风之教学活动进行时
    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一手工活动非常感兴趣,能仔细的听,用心的做,每一个孩子都在挑战着这样的难题:穿螺蛳壳。
    不过我发现在活动中对孩子们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困难的,有极个别孩子能够耐心的想办法用线穿过去,不过有些孩子因为耐心不够,会来请求老师的帮助,所以这节活动更像是师幼合作完成的了。但是最后的成果还是很让人欣慰的,小朋友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聆听风铃声,尔后享受成功。
聆风之教学后期讨论
    因为教案是自己设计的,也肯定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也知道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在目标中可以更加贴切的将需要幼儿掌握的本领写进去,比如说掌握按照一个螺蛳壳、一个吸管段的间隔串联的组合方式。2、最近天气比较热,这个尼龙线在孩子们暖暖的手中感觉变的软趴趴的,又加深了幼儿穿螺蛳壳的难度了。3、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合作的方面体现的不是很清楚,但师幼的合作较多。4、整个活动设计的比较简单平淡,可稍微加深难度,将风铃变成螺旋形,可从一个螺蛳壳、两个螺蛳壳、三个螺蛳壳、四个螺蛳壳、五个螺蛳壳着手,让幼儿自己讨论要选择哪个入手,这样的话难度加深了,合作方面也更体现出来了。
    但是整体来说,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孩子们完成的都比较成功,风铃在春风的吹拂下也更加显得动听悦耳,作为新教师的我,也希望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   风铃   螺蛳   中班   吸管   课后   美工   尼龙   间隔   难度   耐心   幼儿   孩子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