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后感

《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中那个忙着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并累得筋疲力尽的农夫显得很可笑。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禾苗的生长是有其发展规律的,不遵循其生长规律,任意拔高结果当然适得其反。 
  我们在嘲笑愚蠢的农夫的时候,却常常自己也不自觉地做着农夫一样的傻事儿。只是我们的劳动对象不是禾苗而是学生而已。正如农夫一心巴望自己家的禾苗长得高一点儿一样,我们做教师的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好点儿,再好点儿。对好的总希望更好,不好的希望好,期望总是没个尽头。我们虽不至于把孩子往高里拔,但却常常加班加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达标;我们忘记了自己也曾是孩子,我们不能容许孩子犯错,我们总是要板起面孔训斥孩子,用许许多多的不许禁锢了孩子自由的天性。为了现实的功利性,我们不自觉地也在扮演着农夫的角色,愚蠢地重复着揠苗助长的行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冷静地遵循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热切地关注着,耐心地期待着孩子的成长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揠苗助长   劳动对象   禾苗   加班加点   适得其反   农夫   愚蠢   生长   规律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