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课题 最轻的气体》教学设计反思

着重突破的难点有两处:一是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先验纯的原理,进而引出“爆炸极限”的概念;二是理解纯净氢气点燃安静燃烧,不纯氢气点燃可能会爆炸的原因。
[教学过程分析]
  在教学目标引导教学的思想规范下,我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的引入震撼人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时就能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
我是这样做的:如右图装置,去掉底塞后,点燃这瓶氢气。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通过质疑引导学生探究这节课的重难点(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开始的时候这瓶氢气能安静燃烧,过了一会儿却发生了爆炸?)以达到以质疑引导探究的作用。
二、重视课堂小结。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反思、自己整理、自己归纳,并通过习题练习的反馈,强化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如进行“[活动与探究一]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学生归纳出氢气的物理性质后,向学生介绍:我们学习一种物质,不仅要了解它的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的化学性质;氢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氢气的化学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引导学生猜想)?从而过渡到氢气化学性质的学习。
四、发挥分组实验的作用。分组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引导学生落实学习目标的举措。这节课安排了四个探究实验:[活动与探究一]氢气流吹肥皂泡,以导出氢气密度很小这项物理性质的结论;[活动与探究二]点燃纯净氢气和[活动与最轻的气体》教学设计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化学教学反思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氢气   肥皂泡   难点   归纳   气体   课题   纯净   课堂   安静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