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活化教材的----对《电阻的并联》一课的反思

教材在编排《电阻的并联》一课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的结论;然后利用并联电流、电压知识推导出1/R=1/R1+1/R2。 
  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课堂就会显得既单调没有容量,又不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我是这样活化教材的: 
1、利用三次实验得出“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的结论。首先我引导学生画出电路图,然后让学生把5Ω、10Ω、15Ω的三个电阻组合进行实验,测出三组电流、电压值,通过分析三组数据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又让学生认识到要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必须进行多次试验。 
2、用推导出的规律检验实验得到的结论。把实验中的数据代人公式1/R=1/R1+1/R2进行检验,既是对实验的评估,也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误差存在必然性。 
3、精心设计习题,对学生进行规范性训练。公式得出后,学生通过练习、演板,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点评,强调计算中要有原始公式、计算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把并联电阻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我是这样设计的:1、家里的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电阻大还是单个工作时的电阻大?2、家中线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是10A,家中已有用电器的电阻为33Ω,还能接多大阻值的用电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教材只是教学的参考依据,我们只有突破教材,凌驾于教材之上,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物理教学反思   电阻   教材   电流   电压   公式   结论   家中   规律   物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