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最初的萌动

从青春期开始,男女对性的差别特别敏感,彼此疏远,不愿在一起。无论在学习、劳动与游戏等项活动中,男女界限分明。因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必须接触与交往,双方都很腼腆、害羞,即使童年时代亲密无间的异性朋友,到了青春期也都开始不自然地躲避。
青春期开始,青少年意识到两性差别与两性关系而彼此疏远,往往造成男女之间的不团结,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甚至不愉快。
随着青春期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情窦初开,异性少年有一种情感的吸引,有了彼此接受的需要。异性相吸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男女青少年异性吸引、彼此好感的基础上,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爱情。但是,异性相吸并非是恋爱,好感更不等于就是初恋,尽管好感是产生初恋的前提。青春初期的少年男女,往往分不清好感与初恋的区别,造成精神苦恼。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对异性的朦胧爱意会转化为明朗的初恋激情,这时期心理的各方面也逐渐发展成熟,表现出一种多少能用理智控制的特征。所以,青春期的初恋是内心隐蔽的爱情,是酝酿在心中的秘密之爱,它纯洁如白玉,透明似水晶。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这种感觉,即使成年以后,仍然会留在记忆的深处,找到当时的心理体验。
这几位女生的事例并不特殊,感情困扰一直是青少年苦恼的心理问题。老师,家长,社会舆论都要求要以学业为重,用意志控制自己,不要想入非非,尤其是升学压力较大的初高中毕业生,她们当然知道要以学业为重,也想用“意志”控制自己不要“想入非非”,但做到的人为数不多。
一个人进入青春期以后,了解异性、接触异性以至爱慕异性,逐渐成为内心的一种渴望和需要,这是很自然也是很正常的,没有这种渴望和需要反而不正常。因此,当一个人对某一异性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时,是强行压抑不下去的。过于强调青少年这种感情的负面影响,企望借此来扑灭内心的火焰,会导致不少青春期青少年的困扰与焦虑,反倒产生爱的盲动,爱的无助,或是欲爱不能的痛苦。
所以别把“爱上一个人”这种事想得过于恐怖。
我们不妨对自己宽容些,比如允许自己每天抽空想想自己喜爱的人,或是在日记中抒发一下自己真挚的情感,让自己获得一种美好的体验。一旦给这种“思恋”以一席合理之地,它就不会魂牵梦萦地时时搅得自己心神不宁。
已陷入感情困扰的朋友们,一定要善于“化思念为力量”,使之成为一种对人生有益的“增力性情绪”,把精力集中放在提高自身的素质上来,一旦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爱情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所以说,善于把爱情苦恼转化为奋进动力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有出息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教案   教学相关   心理健康   想入非非   青春期   苦恼   好感   青少年   困扰   异性   初恋   最初   内心   心中   男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