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设计范文

  预期目标:

  1.认识“崛、帝、范”等8个生字,会写“嚷、惩”等12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读写“耀武扬威、模范、巡警、吵嚷、得意洋洋”等词语。

  2. 联系故事背景加深体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学会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品评,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品评,体会中华不振,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 学生课前去了解周恩来和当时的背景

  第一课时

  预期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3.深入理解伯父的话,/研读7-8小节,在阅读中能深入地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中华不振。

  4.通过反复朗读、品评,积累语言,联系故事背景加深体验。

  教学过程:

  一、 直接揭题,理解课题。

  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读读课题?

  2.借助板画理解“崛”。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3.三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认读词句。

  1.出示:

  衣衫褴褛、铿锵有力、吵嚷(范写:嚷)

  振兴中华、惩处、喝彩

  疑惑不解、巡警 、租界地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吵嚷”的“嚷”不仅难读,还很难写。(范写:嚷)

  (3)理解“租界地” (交流,穿插图片师简介“租界地” )

  (4)齐读词语

  2.检查读文

  把难读的词语送到句子中,谁还会读?

  出示难句:

  (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sjbwz/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2)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3)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4)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指名读(难读的多指名几位)相机正音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周恩来的哪几件事?简单说一说。

  四、聚焦对话,引出“疑惑不解”

  默读1—6小节,划出伯父和周恩来的对话(交流)

  出示对话部分:

  (1)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对话呢?谁能给大家提点建议?(交流)

  (2)自由练习——指名分角色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中华   周恩来   吵嚷   生字   租界   巡警   洋人   课文   词语   课题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