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学习指导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 知道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

3、 知道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4、 知道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二)教学设计建议

本节安排半个课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的重点是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为此安排了一个讨论交流活动“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工作原理”,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治工作原理。同时,通过“对市场上各种计算机病毒杀毒软件性能的比较”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正确使用杀毒软件的方法。

对于这个讨论交流活动,要求同学们在课前独自地通过各个病毒防治专业公司的网站,了解各种类型病毒的特征和防治不同类型病毒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共同完成对不同病毒类型防治工作原理的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要求学生完成的表格中的“工作原理”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病毒的工作原理,二是相对应的防治的基本原理。

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信息安全,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大多数人只知道病毒会破坏计算机的安全,而对黑客危害性的认识却不十分清楚。

其实,教材中提出的许多安全防范措施,主要都是针对黑客的破坏行为的,比如各种加密措施是为了防止黑客非法获得资料,密码的安全性是为了防止黑客通过猜测获取密码,防止特洛伊木马类程序的运行,是为了防止黑客远程登录用户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

通过对两个“问题思考”的讨论解答,帮助同学们加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知道有关的防范措施。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因特网上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种种陷阱。具体内容请参阅本章的参考资料部分的相关内容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特洛伊木马   计算机病毒   杀毒软件   防范措施   黑客   特征   病毒   类型   方法   学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