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的特征:1、应激性 2、生长3、繁殖4、新陈代谢
生物我家族包含:植物、动物、真菌、病毒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湿度等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1、生态因素包括__和__。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 、__ 、__等多种因素,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它包括___和___的相互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5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第二章 探索生命
林奈(瑞典)-分类学之父、     达尔文(英国)-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     哈维英国)-血液循环、
沃森(美国)和克里克(英国)-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主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27(仔细看过程)
第三章    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2-33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37-39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34要牢记.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44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细胞核里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体积越小越好吸收外界的生活物质,.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的过程叫细胞的分化,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动物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 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第五章  绿色开化植物的生活方式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记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试. 课本79页2题牢记.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是水分散失的门户。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吸收作用:植物吸收水份和无机盐的过程。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个细胞70%都是水,它是细胞重要的组成成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毛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是蒸腾作用主要由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它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运输作用 :韧皮部(有筛管)由下至下;木质部(有导管)由下至上。
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六章    绿色开化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的结构:胚(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种皮果皮。种皮和胚是每一种子都具有的。牢记(课本99页图6-2和100页图6-3)
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种子的萌发外部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内部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必须要有生活力。
绿色植物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营养器官。
根包括直根系、须根系、不定根。牢记其定义:书第106页。 课本107页图6-8与109页图6-9要牢记。: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部分的这一段。每条根都具有根尖,它由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芽的中中央为芽轴顶端有生长点,周围有许多叶原基和芽原基。叶原基发育为幼叶保护生长点。芽原基发育为侧芽
(课本111页)第3题要牢记:叶原基——幼叶——成叶;芽原基——侧芽——侧枝;芽轴——节间
花的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一朵花有雄蕊又有雌蕊叫两性花;只有雄蕊或雌蕊叫单性花;既没雄蕊也没雌蕊叫无性花。此外小麦和水稻等植物的花没有花萼和花冠。
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要牢记(课本114页)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课本116页第1、2题牢记)。
第七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是生产者;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森林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总之,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并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及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我国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珍稀植物有银杉(是一种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水杉(一种高大落叶乔木,主干通直挺拔,枝条向侧面斜伸出去,秀丽的树形犹如一座宝塔)、珙桐(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枝干平滑,叶片大许多小花聚集成球形花序)、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米,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三北防护林工程”里面的三北主要指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跨越了551个县,总面积406.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2.4%.被邓小平题名为”绿色长城”.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1、画出动、植物细胞图。  2、课本彩图十三、十六、十七要牢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教案   生物   初中生物   七年级生物   叶绿体   细胞核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   有机物   上册   水分   期末   细胞   植物   作用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