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生物2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⑴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⑵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解决方法]⑴借助于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⑵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素材,让学生开展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解决方法]借助于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六、教具准备       课件或图片。七、学生活动       1、结合图解,分析总结回答相关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问题与探讨]1、为什么一对夫妇生育的后代存在着性状差异?2、为什么有的孩子表现了父亲的特征,又有与母亲相似的性状?3、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亲代的多种多样的性状又是遵循什么规律传给后代的?       边板图边叙述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设问:1、谁对谁是显性性状?       2、f2中出现了哪些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       3、f2新性状组合类型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       4、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什么规律?       5、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9:3:3:1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的3:1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边板图边叙述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与理论结合起来)      
 
       讲述:⑴豌豆的粒色和粒形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y、y和r、r控制。⑵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和yr配子。⑶杂交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⑷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y与r、r、y与r、r)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⑸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因此,即有16种受精结合方式,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比例为9:3:3:1)。       边板图边叙述测交实验。  
 
(三)总结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四)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教案   生物   高中生物   高一生物   孟德尔   亲本   组合   性状   豌豆   课时   因子   难点   课件   重点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