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生态环境专题简答题解题思路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生态环境专题
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⑵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⑶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带来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⑷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⑸酸雨带来的影响:①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及人体健康。⑹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⑺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开矿时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教案   地理   高中地理   高三地理   黄土高原   渤海   赤潮   臭氧层   酸雨   海平面   牲畜   植被   杭州   生态环境   思路   原因   专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