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长江》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 ]
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说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说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具]
电脑多媒体+自制的CAI课件
[教学设想]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  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说 [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  新课。
二、讲授新课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案   地理   初中地理   八年级地理   长江   录相   长江流域   大河   水患   河段   水文   中国   特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