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真阅读课本的资料、图片及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信息,认识两极地区地理环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2)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3)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计用时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等做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给大家谈一谈那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

积极发言

2分钟

自主探究二、科学考察的宝地提出问题1.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各有哪些自然资源?2南极地区目前已有多少个国家建立了科学考察实验站2.你能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1、为什么要对极地地区加以保护?2应该怎样对极地地区进行保护?自主学习教材p104-p108相关内容,思考并展示问题答案:1、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18个国家3、长城站、中山站1、人类滥捕滥杀2、《南极条约》

10分钟

合作探究

展示提高二、科学考察的宝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明确答案1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2.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3.教材p107活动题24.你能说出长城站在中山站的相对位置吗?5、从各国极地科考队员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及时点拨、评价、鼓励练习:同步p102即时巩固承转:人类在对极地地区的考察利用中,还应注意那些问题呢?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1我国每次向极地考察站派来的补给船,去时装的满满的,回来时也不轻松,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讨论教材p108活动1点拨、评价、鼓励小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练习:同步p103即时巩固承转:要想保护极地地区,我们就应该多了解有关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展示提高:结合大陆漂移学说思考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2、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3、学生各抒己见4、结合图10.2回顾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西北方向5结合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各抒己见:不畏艰难、勇于为科学献身等独立完成1、结合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讨论垃圾2、结合p107新华社xx年4月11日电展开讨论谴责日本,打着科学的幌子谋利,应坚决制止独立完成

20分钟

拓展延伸1.除长城站和中山站外,你还知道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的科学考察站吗?出示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xx致电我国南极考察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南极恶劣环境中迎难而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建设中国南极昆仑站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考察队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并遥祝考察队员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xx在贺电中指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必将拓展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这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作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2.献计献策若请你为两极地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出主意,你会献上什么锦囊妙计?查阅资料讨论南极地区还有昆仑站北极地区建有黄河站阅读讨论各抒己见

5分钟

反思完善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热点和已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 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小组内交流,形成知识体系,并注重查缺补漏

3分钟

达标测评

见下面达标测评题学生独立做题,巩固所学知识组内互评、互纠。

5分钟 

达标测评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     亚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 非洲         2.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3 ——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1月——3月3.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的名称是(     )。  a. 长江站            b. 长城站           c. 中山站           d. 黄河站

4. xx年1月18日3时16分,一支科考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冰穹a海拔4093米。派出这支科考队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俄罗斯         c.   日本         d. 中国5.1959年12月,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中国加入该条约的时间是(      )  a.1963年           b. 1973年           c. 1983年           d. 1993年 二.非选择题…………见《同步》p103开放性作业

测评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 2.d 3.b 4.d 5.d二、非选择题:(1)a南美洲 b大洋洲 (2)略 顺时针(3)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4)b (5)东南,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教案   地理   初中地理   七年级地理   极地   南极   地区   科学考察   长城   中山   两极   课时   条约   中国   环境保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