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基础知识]危机表现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措施、成效、失败原因和历史地位

[基本理论]

1.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是这一朝代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本质反映了封建统治的危机。

2.庆历新政是一种对封建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因触犯保守集团的利益而失败,但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3.北宋中期的改革,是地主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典型反映了改革运动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4.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进步,改革者的勇气值得肯定和学习。

[能力培养]

1.让学生自己归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进行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2.分析两次的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4.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立场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北宋中期的危机表现与原因分析,评价王安石及其变法。

[教具教法]资料,表格,讲述,讨论,比较。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自评价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导入。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统治者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使“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加重了社会矛盾和冲突,使社会出现严重不稳定。

2.“三冗二积”:冗官、冗兵、冗费 积贫、积弱。这一点请同学具体描述。只是要补充一条:由于与辽、西夏的战争失利,政府要送给它们银、绢。

3.农民反抗。宋仁宗时便已经出现,并波及统治中心中原地区。

4.辽与西夏的威胁。

二、庆历新政

时间:1043年。

人物:宋仁宗。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相),江苏吴县人,10xx年进士,历任地方官,八九年中曾三次被贬。

核心:整顿吏治。

措施:

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解释“恩荫”:官僚子弟不必通过科举即可为官,“任子”:官僚在重大节日时可“荫”子孙为官)

c、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d、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e、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评价:请同学据措施内容的倾向性判断,这“严重”影响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从而分析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新政触及官僚的财产和权力再分配问题,这是理想主义的文官集团的政治设计,在皇帝授予的有限的职权范围内进行的革新,他遗留下来的问题,只得由王安石接手了。中国历史上的变法,如果将当权者或既得利益集团作为打击对象,没有不遭到惨败的,他们只能容忍不独及自身利益的小改小革。[资料]联系《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请同学回顾。

三、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相)。1058年,王安石即向仁宗上万言书,指出如不进行改革,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他是江西抚州人(时为临川)。1044年进士,曾任舒州地方官。建议至英宗时仍未有采纳,至神宗上台,第二年,他以翰林学士侍从的身份与神宗达成共识,开始变法。

1.措施:

(1)理财。(前四项,初中已学过,此处由同学阅读理解即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e.市易法。

(2)军事。

a.保甲法。(初中已学过,此处由学生阅读理解)

b.将兵法。禁军固定于一定辖区,由固定将官训练,加强军队战斗力,充实边防。此乃完全针对宋初军事改革的弊端,

(3)教育。

a.改革科举。废除明经诸科,进十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与时务策。并设立明法科,专考律令与断案。

b.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内容均为儒家经典。考试优秀者可直接受官,此为“三舍法”。使学校成为支持变法并培养变法人才的地方。

2.评价。

(1)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大增,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消极作用。用人不当(解释:),出现一些官僚为害百姓的现象;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至强烈反对;有的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神宗死后,司马光为相,废除新法。

[资料]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很大。1074年被罢,次年复职,1076年再罢相,退居江宁至死。1085年,神宗死,改元元祐,罢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其关键人物为司马光等人,他与王的分歧只是运用什么办法摆脱积贫积弱的危机。王曾说与司马光“相好日之久,而议事每不合”,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与王“趣向虽异,大归则同”,所以更化是将变法不不合理的部分加以废除,而采取更新的合理的措施。因此,可以说司马光是一个保守的现实主义者,而王安石乃是一个激地的理想主义者。

(3)总体评价。是要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动。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马克思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提问]回顾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宋中期即可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统治危机呢?改革失败难道是历史的必然吗?

[课堂小结]

[课后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   北宋   神宗   危机   地方官   新法   官僚   措施   评价   能力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