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习目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方法】(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学习重难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方法】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探究过程】一、《诗经》【学习探究】1、欣赏一段诗经名句引入。出自哪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答列举熟悉的诗经句子。【学习探究】2: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特点和价值。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    、    、    三部分。          整理编定。特点:                                                                                                                                                      价值:奠定了                         基础,被后世奉为       (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二、《离骚》【学习探究】1、欣赏《离骚》名句,谁人所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 【学习探究】2、分析《离骚》概况、特点和价值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屈原采用       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    ”,又称“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具有            风格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总结:《诗经》、楚辞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影响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三、汉赋(1)汉赋【学习探究】1、什么是赋,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佳作是什么?概念:                                                                        特点:                                                                                                                                                  佳作:司马相如的《          》和《             》——补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来源 ,张衡的《          》四、唐诗【学习探究】1、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2、成就:(列举代表人物)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学习探究】3.名句欣赏。学生各说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4、价值:黄金、辉煌、灿烂,源源流长。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五、宋词【学习探究】1、宋词繁荣原因:2、成就:(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婉约派:                                           豪放派:                    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3、名句欣赏学生背诵4、特点:                                                                         六、元曲。【学习探究】1、什么是元曲?特点?成就最高的是?七、明清小说【学习探究】1、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1、  特点:                                                                                                                                                 2、  产生的背景:【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是四部著作的书影图片以及一段诗句,回答1~3题 ①          ②         ③         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成书于春秋末年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书影图片③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恰当的表述是 a.代表了古代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流派  b.以讲究词藻华丽而著称 c.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d.代表了古代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 3.将书影图片④与③相比,结合一段诗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特点之一是: a.以四言为主  b.半诗半文的综合性  c.句式长短不一  d.适应市井生活 4.上列书影图片所反映的作品,被奉为儒家经典或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5.下列与古代中国文学体裁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b.赋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c.词是出现于唐代的句子长短不齐的诗歌 d.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6.唐朝诗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 a.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b.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c.社会政治黑暗专制    d.社会动荡不安 7.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而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的唐代诗人最有可能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8.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①李清照②苏轼③柳永④辛弃疾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婉约派  b.田园派  c.豪放派  d.花间派 10.下页右图是对古代某文学家的精神描写,他写了大量具有豪放风格的词作,推测其人应当是a.关汉卿  b.苏东坡  c.辛弃疾  d.岑参 11.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出现于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2.明清时期,“土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人们对商人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文学的最大影响是 a.志怪作品的出现  b.散曲创作的繁荣  c.小说创作的发展  d.诗歌创作的繁荣 13.产生上述那种认识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领域新现象的出现b.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c.民族矛盾的激化d.早期启蒙思想的推动14.《儒林外史》是我国明清时优秀的 a.历史小说  b.神魔小说  c.世情小说  d.讽刺小说 15.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的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巩固总结】先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应包括历史时期、文学体裁及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答案【探究过程】一、《诗经》【学习探究】1、欣赏一段诗经名句引入。出自哪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答   诗经         列举熟悉的诗经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已学习过的内容《伐檀》、《七月》或《硕鼠》【学习探究】2: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特点和价值。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整理编定。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注意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二、《离骚》【学习探究】1、欣赏《离骚》名句,谁人所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 屈原【学习探究】2、分析《离骚》概况、特点和价值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总结:《诗经》、楚辞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影响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三、汉赋(1)汉赋【学习探究】1、什么是赋,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佳作是什么?概念: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的,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佳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上林赋》,作品借“子虚”、“乌有”和“亡是公”)——补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来源张衡的《二京赋》四、唐诗【学习探究】1、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成就:(列举代表人物)初唐: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和李商隐(“小李杜”)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学习探究】3.名句欣赏。学生各说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4、价值:黄金、辉煌、灿烂,源源流长。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五、宋词【学习探究】1、宋词繁荣原因:唐代诗歌繁荣,同时还出现了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这就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2、成就:(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声声慢》)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3、名句欣赏学生背诵4、特点: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六、元曲。【学习探究】什么是元曲?特点?成就最高的是?     关汉卿、马致远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介绍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高中语文教材也节选有其中的片段。七、明清小说【学习探究】1、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3、  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4、  产生的背景:(1)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3) 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   屈原   汉赋   楚辞   离骚   文学   名句   诗经   文学艺术   明清   中国   科学技术   诗歌   单元   灿烂   辉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