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课程标准:认识记忆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四大发明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高度发达的原因。
重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高度发达的原因。
课标解读:
一、基础知识整理
1、天文历法
①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不仅留下世界上最早的      、      、      、       的记录,而且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
古代中国还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②     朝      编制的《     》,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数学
成书于     的《九章算术》,总结了                的数学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          为主要内容、以       为计算工具、运用               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古代农学
①    代       著的《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②    代      著的《农书》,重点放在                方面;
③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         著有《              》,他吸收当代最新实践成果,并开展             ,体现了农书的      、       和         。
4、古代医学
①成书于      的《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            的基础;
②东汉张仲景撰写的《     》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③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时期      著的《     》,全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           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体现了          思想。
5、四大发明
①造纸术:     已发明植物纤维纸,     发明“蔡侯纸”,14世纪,外传到欧洲。
②印刷术:      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外传。
③火药:    发明火药,    时期,用于军事;       外传。
④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时期的     。    时期,应用于航海;    外传。
6、以四大发明为例,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参考资料: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伟大的推动力”。
①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②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准备了条件,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③火药改变人类作战方式(由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过渡);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④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总之,它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对欧洲由封建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二、重难点突破——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高度发达的原因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这些领域与中国古代哪一经济活动相关?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数学、天文立法、地学、农学等领域;农业经济有关;为农业服务、实用性的特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材料二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具有很强的经验性。

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在材料三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没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材料四、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为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是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古代科技的技术化倾向严重,没有把他上升到理论层面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具有很强的经验性。
c.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具有保守性,没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原因
材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的领导下取得,经皇帝下令推广的。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领导的。观测研究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高度发达的原因
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经济基础)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政治保障)
3.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与组织、政府的重视
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频繁
5.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
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

三、课堂巩固练习
1.<<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反映了当时
a封建迷信盛行     b 科学技术进步     c 海外贸易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 古典文化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儒家学说
3.与〈〈齐民要术〉〉相比,《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业知识              b 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 被译为许多外文,影响深远            d 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4.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 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 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 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 领先世界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
5.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 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 d三项伟大发明蕴涵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7.(07深圳二模)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8.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元时期出现并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是
a造纸术   b.灌钢法   c.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术
9.《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10.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xx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
c.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
1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
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
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12.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了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
13、中医是中国文明的瑰宝,而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14.“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15.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将中国称为“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甘石星经》留下了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b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c 张衡制作了能预测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d 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本草纲目》包含着生物进化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   造纸术   古代   印刷术   农学   火药   中国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材料   世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