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复习过程
一、基础梳理与巩固

民族团结

港澳回归

海峡两岸
的交往
二、典型例题剖析
(XX•湖南常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
材料二: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材料三:XX年4月至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两岸大部分人民对连、宋大陆之行表示赞同、支持和理解。但以xx为首的一部分人却大肆诋毁连、宋,不断在岛内掀起“xx”逆流。
——《新闻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在完成哪一重大历史活动后的心情?
(2)在近代,台湾是这样割让给日本的?又是如何回到祖国怀抱的?
(3)材料二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你认为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认为祖国统一的前景怎样?
解析:(1)通过阅读材料中“逐荷夷”“复先基”等有效信息及材料出处可知答案。
(2)通过教材和所学知识,近代台湾与大陆曾有两次分离,一次收回。“两次分离”分别指《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和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造成台湾至今未能回归。“一次收回”指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在哪些地区得以成功运用,据所学知识即知答案。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
(4)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源自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情感等。答出该意思即得分。当今祖国未能统一与“xx”势力和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活动有关,但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祖国必能完成统一大业。
答案:(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香港和澳门回归。我认为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和平统一,二是武力统一。(4)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回归的主要动力。(或答出相同的语言、相同的文化和紧密的联系,或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也可)阻碍因素主要有:“xx”势力和外来干涉。海峡两岸最终必将统一。

三、当堂检测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XX年滨州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3.(XX年重庆市) XX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
      
a b c d
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xx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 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6.(XX年淄博市)右图预示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民族聚居的对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⑵依据你所学知识,除了材料中的民族政策,我国对少数民族还采取了什么政策?
 

⑶材料中的天路指什么?此路是在中央的什么伟大决策指导下建成的?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97年3月26日,xx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统一。”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事件分别出现在何时?这两个事件出现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国家为推进统一大业在20世纪90年代作出了哪些努力?
 
⑶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四、学后反思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三、当堂检测
1.a  2.b  3.b  4.b  5.b  6.a 
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实行民族团结的政策;实行共同繁荣的政策;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3)青藏铁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8.(1)图一1997年,图二1999年;政治基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1992年: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就开展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一步;1995年:xx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3)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两岸关系   台湾   日本   香港   中国   祖国   单元   原则   民族   政策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