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的情况,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口号,记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联军的八个国家,讲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故事,知道八国联军抢掠北京的暴行,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暴行资料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运用网络技术搜索、下载、整理信息及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义和团战士和清军部分爱国将士团结战斗、共同杀敌的史实,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伟大的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加深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立志成才、振兴祖国的奋斗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
二、学生准备
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
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师小结导入。
学习新课:
一、检查预习目标。(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目的、八国军队、主要战役、在北京的暴行)
3、《辛丑条约》( 时间、内容、危害)
二、小组合作讨论:
根据《辛丑条约》内容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
老师强调:《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
《辛丑条约》的时间、内容、危害。
四、多媒体展示。
着重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同时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五、课堂展示。
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3.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
2、 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八年级历史   义和团运动   联军   义和团   暴行   条约   中国   目标   能力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