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巧记忆

七年级上历史知识巧记忆
前言
小朋友,初相逢。欢迎你成中学生。
昔日儿童变少年,天鹅展翅飞长空。
初中多门历史课,新课新书新内容。
多学知识长能力,好做国家主人公。

学习历史不再难,新诗好读又好玩。
重点难点全都有,你也可以试着编。
熟读自然会背诵,知识能够记得全。
祝你学习有进步,历史从此开新篇。

1
人类来源不是神,森林古猿是祖根。
我国最早古人类,史称云南元谋人。
一百七十万年前,他们用石把食寻。
石片今日称石器,还有两颗牙齿存。

北京西南周口店,有种古人被发现。
距今二十万年前,六个头骨价无限。
人称他们北京人,模样今日可还原。
基本具备人特征,有些地方还像猿。

手脚已经有分工,两腿站立手劳动。
上肢与人极相似,下肢微微有点躬。
嘴巴前伸牙齿大,眉骨突出额低平。
个子比人有点矮,骨骼粗壮力无穷。

北京人会造工具,石块打制成石器。
旧石器名须记牢,砍削木棒也容易。
工具用来猎动物,也可用来搞采集。
最好学会使用火,烧烤猎物吃熟食。

发现他们山顶洞,山顶洞人因得名。
距今一万八千年,猿类特征已无踪。
使用石器经磨制,磨光还要钻上孔。
人工取火也已会,还会缝衣抗寒冷。

山顶洞人会打扮,石块钻孔穿成串。
再穿几个野兽牙,挂上脖子当项链。
爱美原是人本性,一点灵光初闪现。
人类从此与兽别,进化发展路漫漫。

2
浙江余姚河姆渡,七千年前有人住。
河姆渡人得了名,农耕文化遗存处。
使用工具骨木石,还制陶器存稻谷。
石器磨制光又滑,新石器名从此出。

骨器用牛肩胛骨,制成工具耒耜锄。
加工精致有孔槽,便于装把好拿住。
从事生产种水稻,驯养家畜牛狗猪。
制成小船去打鱼,晚上回家住木屋。

六千年前在半坡,原始居民过生活。
磨制石器有铲刀,种植粟麻蔬菜多。
粟磨小米麻织布,吃穿不愁乐呵呵。
陶器着彩有图案,房子样式半地穴。

半坡人也会养殖,猪狗牛羊还有鸡。
吃饭有菜又有肉,还有鸡蛋让人迷。
陶器上面画符号,以后发展成文字。
集体聚居成村落,内方外圆布局奇。

山东泰安大汶口,农耕文化古时有。
距今四千五百年,种粟也养猪羊牛。
前期公平后分化,贫富差别开了头。
富人有玉有象牙,穷人空空拍两手。

3
我国远古有部落,炎黄部落在黄河。
炎帝姓姜称神农,遍尝百草创医药。
黄帝姓姬号轩辕,发明历法兴农业。
东方还有蚩尤部,力量强大人数多。

炎黄发展向中原,双方激战在阪泉。
黄帝胜利炎帝败,炎帝投降转向南。
蚩尤西上战又起,涿鹿之战至今传。
蚩尤战败遭杀戮,黄帝从此成祖先。

炎黄结盟意义大,后来发展成华夏。
继续繁衍成汉族,炎黄子孙满天下。
人文始祖中华根,炎陵黄陵两牵挂。
圣地千年人不绝,忘记祖宗人人骂。

传说古时有禅让,民主选举交权杖。
尧老让舜舜让禹,美名流传青史上。
部落联盟推首领,前任提名后任棒。
最终选举起作用,禅让之名却难忘。

舜禹相传虽禅让,关键是禹有威望。
继承父志治大水,三过家门不看望。
辛苦努力十三年,衣衫破烂满泥浆。
洪水治服民心服,继舜为主理所尚。

4
禹做首领权力大,建立王朝名叫夏。
二零七零公元前,历史社会起变化。
原始社会到了头,奴隶国家搭框架。
禅让继承剩空名,启夺王位家天下。

原始奴隶相延续,社会历史有进步。
石器时代变青铜,经济发展财物富。
建立军队制刑法,城堡宫殿加监狱。
最终目的只一个,私有财产得保护。

夏朝统治四百年,夏桀残暴臣民叛。
黄河下游商部强,成汤发动鸣条战。
一千六百公元前,夏朝灭亡商朝建。
三百年间几迁都,盘庚迁殷不再变。

商朝又名叫殷朝,盘庚迁殷手段高。
国力从此渐强盛,疆域扩大物丰饶。
东至大海西到渭,南抵长江北达辽。
中华地区初奠定,四方民族待抚诏。

商朝经济大发展,生产规模已可观。
殷墟一处窖穴中,四百多把石刀镰。
种植粟黍稻和麦,饲养马牛羊猪犬。
青铜玉器酿酒业,商业用贝当作钱。

商朝统治五百年,纣王残暴又危艰。
搜刮财富民疲敝,修建宫殿和林园。
玉石做门黄金柱,宠爱妲己日夜欢。
历史有名大暴君,桀纣至今恶名传。

5
商朝末期正飘摇,泾渭流域起风暴。
一零四六公元前,武王姬发灭商朝。
牧野之战商军乱,纣王自焚烟火消。
武王建立新朝代,史称西周都城镐,

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主要封子弟。
还有亲戚和功臣,建立封国去各地。
封国国君称诸侯,共建封国七十一。
鲁齐燕晋还有宋,周王一一给权力。

国君享有统治权,管理人民和土地。
同时还要尽义务,共同拥戴周天子。
定期朝见听调遣,参加重要典礼仪。
贡献财宝和特产,出征作战不容辞。

西周末期国力衰,各种矛盾一起来。
幽王在位全激化,内外交困门户开。
七七一年公元前,犬戎兴兵起尘埃。
攻破镐京杀幽王,西周结束宫殿歪。

6
七七零年公元前,平王洛邑把都迁。
历史进入春秋期,王权衰落国力艰。
诸侯争霸战争起,春秋五霸日中天。
齐桓晋文楚庄王,吴王阖闾越勾践。

齐国大国在东方,任用管仲为宰相。
发展生产改内政,整顿军队国力强。
尊王攘夷为旗号,北伐南征保中央。
葵丘大会诸侯国,霸业成功史留香。

桓公死后齐国衰,晋国楚国争起来。
两国城濮来决战,晋军胜利楚军败。
文公召集诸侯盟,周王也来把会开。
承认他的霸主位,退避三舍巧安排。

后来楚国渐强大,庄王开始来争霸。
大鸟三年飞又鸣,阅兵问鼎有牵挂。
北进中原败晋军,楚王胜利惊天下。
一鸣惊人终实现,成语至今人惊诧。

春秋末期吴国强,阖闾治国有奇方。
改革内政强军队,任用孙武为大将。
进攻楚国五连胜,直捣都城震万方。
北上中原成霸主,齐国拱手也相让。

勾践战败先称臣,卧薪尝胆天下闻。
抓紧生产练军队,任用贤才治国新。
力量恢复又发展,袭击吴国巧将军。
北上会盟诸侯国,最后一个霸主身。

7
春秋之后战国时,周王多年无人理。
诸侯吞并日渐少,大国越大强有力。
主要大国有七个,秦楚燕韩赵魏齐。
战国七雄名声在,人间到处是旌旗。

战国时期战争多,规模极大战况烈。
经济发展国力强,青铜兵器改为铁。
步兵骑兵代车兵,城防坚固难逾越。
围魏救赵长平战,孙膑白起人中杰。

孙膑庞涓来斗法,围魏救赵战如花。
魏军桂陵遭败绩,齐国胜利诸侯夸。
长平之战在后期,秦国将军是白起。
坑杀赵军四十万,凶残无人能与比。

七雄之中数秦强,六国无法心发慌。
苏秦提出合纵策,六国联合对西方。
联兵攻秦小有胜,内部矛盾难成钢。
苏秦死后纵约散,张仪猴子成了王。

张仪专攻连横术,破坏纵约力有余。
各个击破拉六国,今天拉齐明拉楚。
拉你打他再打你,今天吃虾明吃鱼。
最后六国都吃尽,一统天下水成渠。

8
铁器牛耕兴农业,经济发展进步多。
战国前期秦不强,魏军侵略过黄河。
孝公决心改内政,发榜求贤心若渴。
卫国商鞅得消息,不远千里来秦国。

三五六年公元前,商鞅变法果而坚。
改革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所有权。
重农抑商促农耕,奖励军功士争先。
迁都咸阳推县制,严明法令兴坐连。

商鞅变法共五条,条条治国是高招。
土地私有民争种,重农抑商生产好。
奖励军功兵士勇,推行县制国坚牢。
严明法令社会定,秦国从此地位高。

商鞅变法最彻底,六国变法都中止。
秦国强大六国弱,强弱变化从此起。
军队力量大提高,经济发展民众喜。
都江堰,郑国渠,天府粮仓又奠基。

9
二三零年公元前,秦国统一开战端。
经过十年征战后,消灭六国旧政权。
二二一年成大业,咸阳为都海为边。
分裂割据结束了,一统天下史无前。

秦国变为秦王朝,一统天下人自豪。
称王不再显威严,弄个皇帝做一遭。
嬴政号称始皇帝,子孙继承永相保。
二世三世千万世,雄心勃勃比天高。

始皇地位高无上,绝对权力不相让。
国家大事他决定,中央行政设丞相。
设个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察访。
全面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国力强。

统一货币度量衡,赋税征收贸易通。
半两铜钱通全国,外面圆形内方孔。
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统一全国用。
从此经济大一统,农业发展商业兴。

以前各国有文字,同字写法有差异。
始皇下令书同文,全国都用小篆体。
后来隶书渐流行,书写方便又好记。
统一文字功劳大,文化发展又奠基。

10
公元前,二一三,始皇下令焚书简。
第二年,又坑儒,从此儒生骂翻天。
得罪农民最愚蠢,赋税沉重征役繁。
刑罚严酷割斩监,残暴统治逼民反。

焚书事,因李斯,始皇下令他建议。
坑儒事,怨方士,欺骗始皇寻不死,
赋税征发刑罚重,纯是始皇性情使。
专横暴戾自取亡,众多原因数第一。

公元前,二零九,陈胜吴广两携手。
发动起义大泽乡,九百农民同声吼。
反与不反都是死,不如反抗称王侯。
农民起义第一次,记入史册永传留。

起义军,占陈县,陈胜为王建政权。
派兵攻入函谷关,战斗失败损失惨。
吴广荥阳又战死,部队派出各分散。
秦军乘机攻陈县,陈胜牺牲在路间。

陈胜吴广牺牲后,其他义军仍战斗。
刘邦项羽两支兵,逐渐强大成气候。
项羽率军过漳河,下令破釜又沉舟。
歼灭秦朝主力军,巨鹿决战青史留。

公元前,二零七,刘邦率军指向西。
顺利攻入函谷关,进逼咸阳如卷席。
秦王子婴出城降,秦朝灭亡已定局。
二世而亡教训多,后代君主多记取。

11
公元前,二零二,刘邦建汉称皇帝。
阿三成了汉高祖,建都长安定威仪。
恢复发展几十年,武帝刘彻又继立。
汉朝进入鼎盛期,影响后世无穷计。

武帝求贤下诏书,荐出学者董仲舒。
上书武帝提建议,“罢黜百家”“尊儒术”。
从此儒学获尊位,典籍成了圣贤书。
武帝长安办太学,国立大学从此出。

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王国再分封。
强大化小小化微,小微再化无影踪。
难同中央再对抗,叛乱之心不再萌。
王国威胁终解决,从此真正大一统。

采取措施理财政,规定货币国家统。
铸造发行朝廷出,盐铁也由国经营。
国家控制经济好,国力雄厚财力丰。
武帝才能显身手,创造辉煌文武功。

武帝牢牢控军权,扩建军队用才干,
实力强大才略雄,指挥军队四方战。
打败匈奴设四郡,又设郡县管岭南。
直接统治西南夷,疆域辽阔大国现。

河西四郡管辖权,河西走廊玉门关。
重新设置新郡县,加强管理五岭南。
西南夷中夜郎大,“夜郎自大”笑话传。
最后也归汉管辖,武帝功业大如天。

12
玉门关外阳关西,汉朝人们称西域。
当时大家心目中,西域遥远而神秘。
众多民族共生存,几十政权如林立。
游牧农业全都有,能歌善舞制乐器。

公元前,一三八,张骞出使始出发。
本意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两开花。
前后一共十三年,历尽艰辛始回家。
去时带有百多人,回来一人跟着他。

公元前,一一九,张骞再次西域走。
目的联络乌孙国,进攻匈奴两携手。
当时乌孙正内乱,合作之事化乌有。
随员分头访各国,乌孙随团来问候。

张骞两次使西域,联系日密日相熟。
来往人员渐增多,传过产品传技术。
公元前,六十年,政府西域设都护。
管理军政保商旅,西域正式归版图。

13
中国丝绸传四方,张骞出使促来往。
“丝绸之路”渐形成,经过河西和新疆。
翻越葱岭通亚欧,西方渐有丝绸香。
还有两条初形成,名称“南方”与“海上”。

唇齿相依说近邻,中朝两国交情深。
汉朝有人去朝鲜,带去技术很先进。
还有生产工具好,铁器制造教他们。
平壤出土汉文物,中朝友谊万年新。

中日两国一带水,交往悠久尚可追。
西汉日本有百国,三十多个有使归。
东汉时期交往多,委奴使者捧印回。
黄金打造成国宝,现已无价可买得。

公元后,九七年,西域有个东汉官。
名叫班超派部属,出使走到波斯湾。
部属名字叫甘英,了解情况后回还。
一六六年大秦来,赠送礼物兼拜见。

14
东汉末年皇权衰,军阀割据混战来。
其中袁绍和曹操,兵力渐强门户开。
河北袁绍声势大,曹操弱小但有才。
挟天子,令诸侯,求贤屯田发展快。

二零零年袁与曹,官渡对垒战旗飘。
曹操抓住好战机,亲率精兵袭乌巢。
粮草烧得干干净,袁军人多心动摇。
全线崩溃袁绍灭,北方统一归曹操。

公元后,二零八,曹操率军又南下。
企图一举平南方,孙权刘备都害怕。
组成联军抗强敌,谋划火攻又使诈。
赤壁之战少胜多,诸葛周瑜名声大。

二二零年丕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
二二一年蜀汉立,成都称帝是刘备。
孙权建吴二二九,称帝建业为都会。
三国鼎立正式成,早有预见《隆中对》。

赤壁战后争荆州,刘备孙权渐成仇。
吴魏亲密蜀伐吴,夷陵大战蜀军休。
诸葛当政吴蜀好,吴魏关系成鸿沟。
诸葛出兵伐中原,陕西甘肃战事稠。

15
三国时期在南方,北方人民耕织忙。
迁来为避战乱苦,南方生活较安康。
吴国屯田垦荒地,推广牛耕多打粮。
手工业兴船业盛,卫温率舰过海洋。

吴国织麻产越布,丝织水平有发展。
蜀国织锦名蜀锦,生产管理属锦官。
诸葛治蜀措施多,成都平原高起点。
开发南中后方定,攻心七擒人称善。

北方人口再南迁,南方经济又发展。
广种水稻粮富足,麦豆作物也姓南。
五岭出现双季稻,成都经济更可观。
荆州挖湖灌农田,庄稼施肥渐普遍。

东晋时期到南朝,手工水平大提高。
织锦技术初发展,矿冶炼钢灌又浇。
煤炭资源初利用,丰城饭菜有燃料。
农业手工都发展,南方开发有成效。

商业兴旺城繁荣,建康都会成明镜。
三国时期初规模,东晋定都变化丰。
南朝迅速大发展,接近洛阳长安城。
建筑宏伟市容美,中原人见也吃惊。

16
历史发展许多年,民族分布格局现。
汉族主要居中原,少数民族散四边。
东汉末年形势变,少数民族始内迁。
北朝内迁鲜卑族,拓拔影响大如山。

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融合趋势增。
孝文皇帝拓拔宏,改革内政有深衷。
第一实施新制度,第二迁都洛阳城。
第三学习汉文化,换服通婚改姓名。

改穿汉服说汉话,完善教育学文化。
处理公文写诗词,做出示范影响大。
改用汉姓名元宏,鲜卑汉族成一家。
孝文皇帝真英明,少数民族变华夏。

北方民族大融合,游牧民族改农业。
定居生活初稳定,学习技术快乐多。
汉族也学畜牧术,畜产加工和制作。
各族人民互影响,成为一家大团结。

17
青铜本来是合金,四千年前技术新。
夏商西周极重要,青铜时代名声闻。
商朝后期有奇宝,司母戊鼎天下珍。
制作考究水平高,当时顶峰可称尊。

冶铸青铜有讲究,铜锡铅等按比投。
投入坩埚加热化,溶液注入陶范畴。
冷却撤范精修饰,青铜器物便造就。
大型器物结构杂,连续浇铸分步骤。

青铜冶铸技术高,造出器物多又好。
食器酒器车马器,乐器兵器工具包。
种类繁多式样奇,安阳墓葬可代表。
四百多件青铜器,鼎尊壶爵盘戈刀。

青铜器物是艺术,百看不厌赏心目。
司母戊鼎气雄伟,四羊方尊结构殊。
青铜立人青铜树,造型奇异风格独。
纹饰线条图案美,艺术享受人满足。

18
战国后期秦国人,蜀守李冰爱下民。
岷江修建都江堰,科学奇迹天下闻。
选址合理设计好,无坝引水自灌新。
工省效宏至今用,天府之国不饥馑。

渠首渠道两部成,渠首修在岷江中。
分水又称金刚堤,江分内外灌水瓶。
进水俗称宝瓶口,流入渠道浇田垄。
飞沙堰起调节用,防洪保险有功能。

成都关中两平原,秦国粮仓国基坚。
李冰成都成天府,郑国关中又添砖。
后期修建郑国渠,灌溉平原大块田。
从此秦国添粮仓,六国边境又冒烟。

秦朝初年防匈奴,万里长城始修筑。
西起临洮东至辽,雄伟壮丽万里余。
城墙城堡相联系,随山蜿蜒又起伏。
文明象征中国有,伟大工程世界殊。

万里长城万里长,从此骂名属始皇。
其实战国早修建,北方三国保边疆。
秦皇只是小修补,实为利民固边防。
落得骂名真冤屈,实行暴政使秦亡。

秦灭六国又征南,为保供应排万难。
调动军队征民工,开凿灵渠两江连。
长江珠江两水系,从此贯通可行船。
如今仍然能灌溉,桂林风景又增添。

19
西汉发明造纸术,甘肃天水有实物。
用麻造成质薄软,表面平整绘地图。
东汉蔡伦又改进,树皮渔网破麻布。
都能用来造好纸,成本低廉产量出。

蔡伦本来是宦官,善动脑筋肯钻研。
树皮麻头破渔网,反复拿来做试验。
造出好纸名蔡侯,从此天下人方便。
四大发明头一个,中华文明开新篇。

我国古代数学稿,《九章算术》很重要。
约成东汉分九章,负数方程都最早。
南朝时,祖冲之,圆周计算成就高。
小数点后第七位,中国人民堪自豪。

医学农学地理学,汉朝南北成就多。
出个医圣张仲景,民间医生名华佗。
地理学家郦道元,农业学家贾思勰。
《伤寒杂病》《水经注》,《齐民要术》开先河。

单说神医名华佗,外科手术祖师爷。
开刀先用“麻沸散”,术后敷药快愈合。
编制体操“五禽戏”,锻炼健身快乐多。
神奇故事古今谈,刮骨疗毒存《三国》。

20
原始文字陶器存,商朝使用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卜辞记载问鬼神。
文字成熟且完备,汉字发展它是根。
商朝情况有记录,历史可靠非传闻。

商朝铜器铸文字,金文名字很好记。
西周时期渐增多,研究历史留凭据。
司母戊鼎青铜盘,文字有多也有稀。
金文刻在金属上,学习历史要注意。

秦朝通行用小篆,隶书流行因方便。
小篆通常写公文,隶书使用在民间。
汉朝小篆极其少,隶书使用更广泛。
竹简帛书石刻文,都是隶书今发现。

汉朝后期用草楷,草书楷书流行开。
行书接着又出现,三国两晋成熟来。
草书潇洒楷端庄,行书两者之间在。
汉字形式多样化,文化发展搭舞台。

2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陬邑。
即今山东曲阜人,十五学习三十立。
周游列国传学说,晚年回家为人师。
共有弟子三千人,杰出人才七十二。

古代伟大思想家,“仁”的学说传天涯。
创立学派称为“儒”,思想正统人神话。
还能称“家”是教育,创办私学贡献大。
编订《诗》《书》做教材,丰富教学存文化。

孔子办学新思想,“有教无类”扩对象。
学生出身可不同,贫穷富贵教一样。
“因材施教”不同法,懦弱鼓励勇多想。
门人问答成《论语》,成为经书百世昌。

战国时期有百家,各种学派灿如花。
儒道墨法纵横兵,还有农家种庄稼。
百家争鸣谈主张,互相批评乱攻伐。
学术思想大活跃,黄金时期放光华。

儒家主要有孟子,还有荀子谈礼法。
墨家代表是墨子,主张非攻免征伐。
法家代表是韩非,主张法治影响大,
道家庄周飘飘然,正在做梦蝴蝶化。

22
战国时期在楚国,有个屈原写诗歌。
《离骚》《天问》是代表,风格浪漫算杰作。
诗人伟大称古代,作品瑰宝山巍峨。
两次流放国破后,无限眷念投汨罗。

西汉有个司马迁,史学功底是家传。
毕生精力写《史记》,书成《离骚》可比肩。
纪传通史第一部,远古黄帝到目前。
贯古通今称“绝唱”,“无韵《离骚》”至今传。

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万字灿如花。
历代帝王入《本纪》,孔子陈胜归《世家》。
商鞅屈原进《列传》,纪传体例萌新芽。
史学著作最优秀,影响后世深无涯。

西汉末年东汉初,佛教传入经西域。
统治阶级一提倡,逐渐流行顺路途。
思想文化受影响,政治经济也浮图。
最早庙宇白马寺,洛阳城郊安经佛。

道教土生又土长,东汉时期正式创。
重视养生求不老,尊奉老子为偶像。
烧炉炼丹成老君,神仙世界高无上。
经过分化又瓦解,至今流传已变样。

23
我国春秋战国时,音乐发展高水平。
湖北随州战国墓,出土一套铜编钟。
大大小小六十件,各种乐曲演奏成。
音色优美音域广,中外艺术获好评。

秦汉时期美术中,雕塑成就最突出。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杰作价难估。
庞大军阵混编队,我国仅有世界无。
神情态度和面貌,活人无异差气出。

东晋时期王羲之,我国杰出书法家。
隶书端正又规范,行书流畅而潇洒。
创造出新有意境,艺术高峰笔生花。
第一行书《兰亭序》,书圣尊号人人夸。

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誉当时。
形象优美又逼真,内心世界露无遗。
性格特点也表现,依依不舍或矜持。
《女史箴图》《洛神赋》,高手临摹古今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   秦国   楚国   西域   商朝   隶书   东汉   上册   国力   公元前   青铜   记忆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