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分析:溶液与胶体

一、考纲有求
1、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知识点分析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 100nm之间,表面积大,有强的吸附能力,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
①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
②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③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④胶粒在胶体溶液内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体的粒子带负电)——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2)胶粒带电规律
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
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2.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1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先求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的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并与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构成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
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再求构成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教案   化学   高中化学   高三化学   胶体   溶液   溶质   饱和溶液   溶解度   胶粒   电荷   溶剂   考点   粒子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