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钠的化合物

 

化学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   

 

授课时间

 

教学

内容

第一册  第二章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教学设计项目

具     体    内    容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方法。

能力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

3.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得榜对世界制碱工业、中国化学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铁架台等,

na2o2、na2co3、nahco3、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酚酞试剂。

 

对比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碱金属的代表物质——钠的相关知识,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投影]1.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2.钠与水(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反应的现象及原因?

3.生活中,发现以下火情,我们应该采取的最佳灭火方式为?

①油锅起火    ②建筑物着火

③电气火灾    ④金属钠着火

[过渡]那么常用来灭火的水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引起火灾呢?我们来试一试。

[演示实验]在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
[补充实验]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置于石棉网上,用连有干燥管的导管向脱脂棉吹气,脱脂棉剧烈燃烧。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过氧化钠]
[回答]原来,就是na2o2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过氧化钠就是其中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讲述]首先我们学习过氧化钠。

[板书]一、过氧化钠
[提问]由刚才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引导]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是常见化合价吗?有化合价改变的可能吗?可能变为多少价?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检验na2o2与h2o反应后的生成物。

[演示实验]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提问]大家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物?

[提问]请大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2na2o2+2h2o 4naoh+o2

[设疑]刚刚变红的溶液现在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回去查阅资料,下一节课我们请同学来告诉大家。

[讲述]另外,na2o2是强氧化剂,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提问]na2o2与co2反应时,棉花燃烧,说明了什么?

[讲述]也生成了o2,同时生成了na2co3。
[提问]请大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2na2o2+2co2 2na2co3+o2
[投影]思考题

1.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过渡] 钠的重要化合物还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板书]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展示固体na2co3、nahco3]
 [讲述]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32页,总结出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
[投影]na2co3与nahco3性质的比较。
[学生完成表1中的①②③④]
[提问]na2co3与na2co3·10h2o是否为同一物质?
[讲述]na2co3与na2co3·10h2o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na2co3·10h2o在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渐渐碎裂成粉末。

[讲述]从初中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会有co2气体产生,那么nahco3遇到稀盐酸,现象又如何呢?

[演示实验]气球实验

 [提问]你观察到怎样的现象呢?

[追问]为什么nahco3的反应更剧烈?

[讲述]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均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但na2co3经历了由正盐到酸式盐再到酸的两个过程,而nahco3本身是酸式盐,所以只需要一步就直接生成了酸。故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
[完成表中内容⑤](离子方程式)

[过渡]我们曾经学习过碳酸钙的性质,它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怎样呢?

[演示实验]同时加热na2co3与nahco3(已检验过,装置气密性良好)
[结论]nahco3加热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而na2co3加热无明显现象。
[与学生一同完成表⑥]

[讲述]碳酸钙加热到900 以上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碳酸钠加热不易分解,而碳酸氢钠加热到270 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提问]若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碳酸氢钠固体,应怎样除去杂质呢?
[过渡]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请大家从课本中找出na2co3与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内容⑦。

[讨论]厨房里,我们不小心将盛有纯碱,小苏打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该怎样区别它们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既要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又要熟记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课本p35页1、2、3

 

思考

回答

 

 

 

 

 

 

 

 

观察

 

 

 

 

 

 

 

 

 

 

 

 

 

[回答]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是氧元素不常见的化合价;有可能发生化合价的改变;变为0价或-2价。

 

观察

思考,回答

学生板书

 

 

 

 

 

 

回答

 

 

学生板书

 

[回答] 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na2o2在空气中易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所以应密闭保存。

 

阅读课本

 

填表

 

回答

 

 

 

 

 

 

注意观察反应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回答

 

 

 

 

填表

 

 

 

观察,回答

 

 

 

 

填表

 

 

 

学生讨论回答

 

 

 

填表

学生讨论回答

 

 

 

 

 

记录作业 

 

 

 

 

 

引发兴趣

 

 

 

 

 

 

 

 

 

引导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

 

 

 

 

 

 

 

 

 

 

 

 

 

 

渗透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利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

 

 

 

 

 

回归教材

 

 

 

 

 

 

 

引导学生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一、过氧化钠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 2na2co3+o2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powerpoint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问题:

 

1.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2.钠与水(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反应的现象及原因?

3.生活中,发现以下火情,我们应该采取的最佳灭火方式为?

①油锅起火    ②建筑物着火

③电气火灾    ④金属钠着火

 

思考题:

 

1.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①化学式

na2co3

nahco3

②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③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

④水溶性

易溶与水

较易溶与水

⑤与酸反应

co32-+2h+ co2 +h2o

剧烈

hco3-+h+ co2 +h2o

更剧烈

⑥热稳定性

稳定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⑦用途

玻璃、制皂、造纸、纺织

发酵粉、胃药

 

 

 

讨论:

 

厨房里,我们不小心将盛有纯碱,小苏打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怎样区别它们呢?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d  )

a.naoh    b.na2o    c. na2o2     d.nacl

2.关于na2co3与nahco3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的强

b. nahco3比 na2co3更易溶于水

c. na2co3和nahco3都可以用来治胃病

d. 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nahco3比 na2co3要快

 

中学化学同步辅导

 

〈候德榜——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第一颗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教案   化学   高中化学   高一化学   化合物   化合价   脱脂棉   碳酸钠   碳酸氢钠   过氧化   板书   盐酸   现象   学生   化学教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