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和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涵义;了解离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进一步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能力培养:通过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培养学生 的观察过元素的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进一点掌握结构、性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3.培养学生 从小热受途学知识的思想觉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电子排布规律与化学性质。
2.难点: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原子由哪些粒子构成?
2.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讲解后小结如下,展示小黑板)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 的体积很小,仅点原子体积的几千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今天就要讲解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三、新课讲授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讲解)除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外,其他原子核外电子比较多,但是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区域运动。
(阅读)指导阅读课文第59页的第一自然段。
(小结)通常用电子层来表明支动电子远近不同。
能量最低 离核最近 第一层
能量稍高 离核稍远 第二层
能量更高 离核更远 第三层
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则四、五、六、七层。
2.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解)以钠为例说明原子结构图的三点涵义。
(讨论)利用投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并总结出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
(小结)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 有2个电子)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 4,易得电子。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4,易失电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离子。
(概念)见课文第60页。
(讲解)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讨论) (1)说出(2mg2 )
(2)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区 子


联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核内质子数=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法 na
用元素符号表未如:
s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s2-
相互转化
关 系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4.离子化合物
(讲解)钠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两 者化合生杨氯化钠。
(投影)
(板书)na cl- nacl
(讲解)对照投影讲解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共价化合物
(讲解)利用氯化氢的形成讲解共价化合物概念及形成过程。
(小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na、zn、fe。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o、co2、hcl、o2、h2、n2、cl2。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cacl2、zncl2、znso4。
四、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1)回答下列各题: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的哪部分?
②下列哪些粒子的最外层到稳定结构?
③下列哪些粒子是原子?哪些粒子是离子?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凡是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②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③2h、2h 、h2都由氢元素 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的想同。
(提示:(1)①最外层电子数;②a、b、c;③b、c、d,a、e。(2)① ;② ;③ )
2.典例分析
例1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不同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
(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理解元素这一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元素。所以说,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原子子核内质子数不同。任何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但是质子数不变。
(答案:b)
例2 下列粒子中预法错误的是( )
a.共有3 种元素、3种粒子
b.①③④都具稳定结构
c.③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是同种元素原子
d.①是阴离子,③是阳离子。
(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涵义。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是阴离子,③中最层电子数也为8,达到稳定结构,是阳离子,因此bd 答案均正确。①②核内质子数均为17,是同种元素,构成不同的粒子,③④外层电子排布相同,但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所以a、c答案均错误。(答案a、c)
五、归纳小结
1.掌握离子的其涵义。
2.识别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且能根据示意图判断阴、阳离子。
3.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典例。
六、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2。

2.课时作业设计:第二大题。
七、板书设计
第五节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二、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见投影)
三、元素分类、性质跟原子结构的关系(见下图)
四、离子
离子符号的意义(以2mg2 为例说明数字2的意义)
五、离子化合物
如:nacl、kcl、mgcl2、cacl2、znso4其中以nacl为例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六、共价化合物
如:、hcl、h2o、co2等其中以hcl为例说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七、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教案   化学   初中化学   九年级化学   核外电子   质子   原子结构   示意图   粒子   化合物   原子   离子   元素   知识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