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14

第二框题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自主学习篇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           与        。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哪些?(根本任务、主要内容、中心环节)
(1)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略,详见第十课)
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为什么、怎么办?)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措施: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实施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            ,大力加强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            ;坚持             并重,充分发挥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                        的良好氛围。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原因: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措施: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           ,营造有利于                         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                           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                    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形式上,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开展______________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调动亿万人民广泛参与文化建设。
   (2)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p103(内容上的其他知识如先进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略!)
合作交流篇
【知识点拨】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⑴发展教育事业
①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②措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⑵发展科学事业
①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措施: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重要组成部分。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①基本方针:牢固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和方向。②根本目标:培养“四有”公民,提高国民素质。③重要任务: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④中心环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⑤新的课题: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⑥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的内容  书100页最后1段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
(1)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书100页第1段
【特别提醒】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这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辨析: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就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社会主义文明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在内的全面文明。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100页
【知识拓展】“四有”公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项都包含不同层次的内容。
有理想,是指在全党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
有道德,是指在全社会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
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
有纪律,是指要遵守以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四有”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理想是人们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革命理想,才能自觉运用道德和纪律约束自己,才能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强大动力。道德与理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理想与有道德是一致的,理想的破灭也常常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表现,也是实现理想、遵循道德的保证。科学文化知识是坚定理想、遵守道德和纪律的重要基础。作为新时期培养人的目标,“四有”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全面发展的要求。
辨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
第一,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一切文化创造的主体。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投身于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特别提醒】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第10课)和教学科学文化建设(第9课)。
辨析:有人认为自然科学比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也有人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重要。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温馨提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 指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优化社会风气、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取向为目的的文化建设。 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资金来源 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 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特征和
本质 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 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和盈利性
 目的 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性的和高品位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并占领世界科学文化的制高点。 满足人民群众一般性的文化消费需求
 范围 学术研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文学艺术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 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等。
联系 (1)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2) 文化产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使国家有更多的物力和财力用以支持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
1.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特别提醒】文化属于思想意识范畴,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先进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学以致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及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镇活动,体现了
a.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
b.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   (    )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④承认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使人们在参与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②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③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科学教育是文化建设的根和魂。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能强大。资金和普通技术可以引进,但国民素质无法引进,核心技术也买不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因为
a.教育是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5.XX――XX年“五个一工程”公布包括电影《集结号》、歌曲《沂蒙六姐妹》在内的多部观众喜爱的作品奖,获奖作品题材广泛,弘扬主旋律、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   ①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以提高收视率为出发点
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弘扬主旋律 ④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根源于
a.“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b.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d.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二、非选择题
7•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也在蔓延滋长,曾发生过“问路要钱”“让座要钱”“救人要钱”等现象。
你认为,我国尤其是青少年应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社会实践探究
  了解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为培育良好班风学风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框题
bbabbc
7、(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三政治   物质文明   文化生活   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   文化产业   先进文化   文化事业   道德   科学   社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