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学案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要求】
1、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2、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止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知识梳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值得提倡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第三,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                                          
②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重点、难点分析:
(1)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作为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同时搞好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作为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就必须考虑商品性能、质量、外观、包装,以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因素;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能力,增加个人收入。
(2)区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的消费其特点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分开的,而劳务产品的消费往往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的。
(3)把握租赁消费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租赁消费的原因: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它们不划算。第二,租赁消费的特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第三,租赁消费的优点:便宜,避免了浪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可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4)消费水平
    ①消费水平高低的判断:如果收入水平提高,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物价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消费结构更合理,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恩格尔系数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
    ②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的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稳定物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逐渐增加,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
(4)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①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存在着区别,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②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的全过程自活动的总和,有求名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从为、求异心理、安全心理等。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                                          
③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④了解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对于加强消费行为的引导,推动人们健康消费与合理消费,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思维点拨】
(1)辩证地认识贷款消费
    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因此,国家在政策方面是予以鼓励的。
    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这不仅对银行不利,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而且会加重个人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负面的。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消费的管理。   
(2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都是生存资料消费吗?
    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是不是属于生存资料消费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同样是衣食住行,既可以是刚刚满足温饱的生存资料消费,也可以是高档服装、山珍海味、豪华别墅、高级轿车等享受资料消费。
(3)怎样理解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人为出是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的重要内容。量人为出不能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人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利用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③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还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④反对超前消费与坚持适度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4)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普遍精神,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与消费方式,收人多少,都不应该丢掉这一精神。不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看作只对那些收入有限、生活困难的人提出来的要求。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是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是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点击误区】
(1)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下跌,出现过度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从而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实,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此外,家庭消费水平还与家庭人口数量有关。——般来说,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内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2)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①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②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也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
③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㈠消费心理面面观
消费心理 基本特征 评价
  
  
  
  
㈡做理智的消费者
⒈量入为出,      消费
要在自己的______之内进行消费。
既要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缺乏理智的;又要反对________,它使人们的__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____的发展。
⒉避免盲从,      消费
______________,是不理智的。
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____,避免_____,避免_____________的倾向。
⒊保护环境,      消费
⑴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旨,符合____________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______。
⑵绿色消费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们应该树立______,保持_与____之间的和谐。
⒋勤俭节约,         
以____为荣、以____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____作为一种____,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探究一】课本20页
1.对同学互赠礼品的认识。
2.小林的奇装异服。
3.校园的攀比之风。

【探究二】课本21页
该勤俭还是奢侈?

【探究三】课本21页
冲动带来的消费。

【探究四】课本22页
由“白色污染”引发的思考。

【探究五】课本22页
    关于“打包”。

【典例分析】
例1、(XX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6%左右。造成人均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原因可能是    (    )
  ①积累增长较快    ②人口数量增加  ③居民储蓄增长较快    ④物价基本稳定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积累促进消费;消费对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有价格因素、人口因素;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积累增长过快:那么用于消费的郝分就会相对减少;因此选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供养的人口越多,用于消费的就越少,因此选②。在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用于储蓄的过多,那么用于消费的必然会减少,因此选③。物价基本稳定是有利于消费的因素,所以④不选。解答好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  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2、(XX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    )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例3、(XX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莱,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
    解析:本题把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样的消费问题,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中考查。切入,氖小,但立意很深。我们应该综合运册所单知识时材料中的浪费行为作出分析与评价。
[答察](1)材料中的浪费行为是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不合理的消费不利于生产发展;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利益紧密相关;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或倡导正确的消费行为),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倡导科学消费,反对不文明消费。
   课堂检测
⒈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⒉漫画(见右图)旨在劝诫年轻人

①要体谅父母的艰辛  ②应该依赖父母  ③消费要量力而行    ④要尽情享受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⒊(双项选择)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思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人减少。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②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⒋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学生烟民已达数百万之多,而且还在增加,为此,专家建议教育部门掀起一场“拒绝第一支烟”活动。学生烟民扩大主要是由
a.求实心理引发的  b.享受心理引发的  c.从众心理引发的  d.攀比心理引发的
⒌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
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
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
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
⒍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消费
7.据报道,近几年来各大中城市商品房滞销现象严重,不仅使商家受到损失,也使国有土地资源遭到浪费和破坏,商品房滞销的主要原因,一是房价过高,购买力较弱;二是不少商品房质量低劣;三是房地产开发商不守信誉,房屋的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都很不健全。
    假如你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你将如何解决商品房滞销问题?
答:(1)加强管理,改进技术降低成本,降低商品房的价格。 (2)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房屋质量。(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8.材料一:表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指标单位:元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表二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表  单位:%
 XX XX XX XX XX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8.2 37.7 37.1 37.7 36.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7 46.2 45.6 47.2 45.5
表三XX年5月15日,中国城市青年生活消费调查情况
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 喜欢追求流行和时髦 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
52.9% 35.7% 61.6%
材料二:由于食品价格上涨,XX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元,比XX年高7个百分点。
(1)表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的状况是怎样的?

(2)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表三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城市青年的消费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

(4)结合材料二分析XX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有所上升的原因?

答:(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十五”期间不断提高,但农民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2)表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消费层次、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3)表三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城市青年的消费受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的影响。
(4)①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上升说明用于食品的支出增加。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XX年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而价格变动对食品消费的影响比较小,这就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增加,从而恩格尔系数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三政治   恩格尔系数   温故知新   勤俭节约   消费行为   消费水平   物价   收入   我国   心理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