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

第七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含义、联系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重点和难点】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1、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       之间以及                之间的相互         、相互       和相互           。
2、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        、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        的有机整体。
辨析: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

3、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的,不以           为转移。
思考:为什么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意义:

(3)举例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4、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有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             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        的。总之,要一切以           、         和           为转移。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1.对联系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b.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c.事物和事物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d.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②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④任何两个事物都无条件地联系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  )
 a.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强加给事物
 d.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4.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
a.联系有自在事物联系与人为事物联系之分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种主观联系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6.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7.“喜鹊报喜”、“乌鸦叫丧”这个观点(  )
a.看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b.看到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d.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对于实现国家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  )
  ①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②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联系都是积极有利的  ③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坏是:①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内外。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
 
中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学生既有利,又有弊的。
  (1)利的方面:①以较快的方式获取最新的信息。②开辟另一种人际交往方式,对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影响。③能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
  (2)弊的方面:①上网占用了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②部分学生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视力大幅下降。
  因此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一、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网络是查询信息的途径之一,但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
二、合理控制上网时间、不上网聊天、不玩网络游戏,坚决反对无节制上网。
三、要文明上网,做文明网络人。
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免受网络伤害。
正确对待上网,要做网络的主人,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二政治   洋菜   唯物辩证法   客观性   普遍性   相互作用   多样性   事物   观点   关系   世界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