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必修1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

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途径

理解:劳动作用和意义、正确的就业观内涵

运用: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析就业形势,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及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增强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学习情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在我国就业问题较之其他国家尤为突出。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国家从去年开始陆续公布了49种新职业,它们被称为“朝阳产业”,还有新职业正在审核有待公布。据报道,广州每五天就产生一个新职业。

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提取出哪些信息?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

讨论,提出假想后,看书。

生活情景

知识梳理

学习体会

1、为什么要转换择业就业观念?

2、课本p48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3、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4、p48下图示:上述观点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5、如果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矛盾,应该怎么办?

6、p49下“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图示:应该怎么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在哪里?谈谈你对“行行出状元”的看法。

7、大学生就业困难,一些有能力的大学生应聘时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免费在应聘公司干一个月,公司满意就签约,不满意就走人。这种“零工资就业”马上受到有关方面的质疑,为什么?

一、劳动和就业

(一)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劳动的意义、劳动光荣

(1)什么是劳动?劳动的意义

(2)劳动者的地位、作用

(3)我们的态度(时代新风)

2、就业的意义

(1)国家和社会

(2)劳动者自己:生存、发展

3、我国的就业形势

(1)社会原因:

(2)个人原因:客观、主观

小结: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国家和社会怎么做:

      根本方法

      具体措施

2、劳动者个人怎么做:

(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就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一)为什么要维护

1、国家:

2、劳动者:

(二)怎样维护

1、国家:(1)(2)(3)(4)

2、劳动者(1)(2)(3)(4)合法途径

讨论:p50下小张案例:

(1)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2)小张应该怎么办?

1、劳动有体力、脑力劳动。

2、分工不同、地位平等。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5、正确看待出现的失业、下岗现象?

6、不能只依靠政府,更要靠自己,转变旧的择业就业观。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

9、签定劳动合同非常重要。

课堂小结: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应树立怎样的正确就业观?

巩固作业

1、单项选择题:关注农民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侵害了劳动者的(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2、辨析题: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个人的事,国家、企业没有必要管。

3、材料1: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种每年损失近XX亿元;我国科技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2: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如下表:

高级技工

中级技工

初级技工

技术构成

5%

35%

60%

大专及以上

高中及技校

初中以下

文化结构

2.6%

29.4%

68%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人数的40%以上。十五期间我国就业压力膨胀,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在5%左右,农村尚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待转移。

材料3:许振超是青岛港前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作为一个老三届出生的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例,顺应社会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相反成为“工人技术专家”,创造了“振超效率”。其每小时381自然箱的记录为世界最高,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航运界。

(1)材料1和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结合上述材料,面对严峻就业形势,作为未来劳动者,你应做好哪些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一政治   劳动者   就业问题   权利   正确   意义   原因   我国   材料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