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年  月  日星期

教 学 目 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3、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内容目标 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提示建议        汇集历史和现实资料印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讲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

重点

难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课时

教具

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什么是政党?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程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指出: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板书)(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板书)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板书)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板书)⑴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板书)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板书)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课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以及执政的方式。

实例探究[例1]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② 世界无产阶级的先锋队③ 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④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答案:c [例2] 我党之所以强调科学执政,根本原因在于   (     ) a.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b.  变化莫测的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 c.  党内腐败问题严重,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需要    d.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案:d [例3] 下列关于依法执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依法执政教师依法行政   b.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  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d.  依法执政表明中国共产党直接履行行政权 答案 b [例4]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②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证③要实现科学执政,就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④要做到科学执政,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一政治   中国共产党   政党   制度   先锋队   板书   历史   民主   领导   教师   我国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