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的教学设计1

资源作者: 卢碧云               作者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                        学科名称:      思想品德         年级(模块)名称:  七年级       年级(模块)章节:第 二    单元(填单元名称)认识新自我                                        第 四  课(填课题名称) 欢快的青春节拍                                                    第 三 框题(填框题名称) 祝福青春                                                    关键词(3 5个):青春、青春的幸福、寄语青春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青春涵义的理解,感受青春的幸福、青春的美好。通过学习从容面对青春的变化,珍惜青春。培养和提高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表达感受的能力。感受青春的幸福,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愿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资源分析】㈠学生分析广州初一的学生可能比较早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升上初中开始有种长大的感觉,有初步辨别分析事物的能力。②广州地区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受到特殊的关爱甚至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太过优越,导致学生生活毫无目的,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没有深刻的认识,不明白拥有青春其实是一种幸福,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③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会出现的烦恼,忧愁,挫折或失败,甚至少数学生在遇到家庭发生变化,如父母离异、下岗、患重病时,无法正确面对产生自弃心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不懂得青春是不怕失败,拥有青春,一切就可以重头再来。㈡教材分析: “祝福青春” 一框在学生学习了“走进青春”和“感悟青春”,对青春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三框题包括“青春的幸福”和“寄语青春”两目。在前面已经对青春的内涵全面把握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青春的幸福,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彼此祝福,突出欢乐的主题,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本框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本框重点不在于对知识点的把握,而是学生产生拥有青春就是拥有幸福的感觉,因此在处理本课的过程中适应运用各种活动让学生去体会,去感觉,教材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开展,并留足时间给学生谈体会。只有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感受,自己去对比幸福,才能达到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青春的幸福才能去珍惜拥有的青春,所以本框题第一目“青春的幸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㈢相关资源分析:本框题一个重要的资源是学生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包括他们的父母,长辈,同学;还有比他们小的儿童。这些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获得,教师在课前要引导学生主动搜索这些资源。资源的形式包括新老照片、访谈的记录等。另外,一些文字资源也是能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感悟的重要资源。例如郎费罗的“青春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幻想,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加里宁的“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等有关青春的明言警句,以及有关青春的文章,如郁达夫的《我的梦,我的青春!》等。这些有关青春的文字材料可以由老师提供部分引导阅读,通过阅读产生感悟;更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这类资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获得这些资料的途径。让学生在搜索过程中也得到能力的提高。【教学策略】1、教学理念指导本课教学的是教育心理学的现代认知学习观和人本主义学习观。本课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发现、“顿悟”,强调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过程。2、教学准备①   教师在课前阅读有关青春的文章,搜集1~2篇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②   学生分小组安排好座位③   让学生搜集能表达青春幸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④   如果条件允许,邀请几名家长一起参与课堂;如果条件不允许,提前布置学生回家与父母访谈,了解父母的青春年华是如何度过的?了解父母对青春的遗憾3、教学媒体多媒体平台课室,实物投影4、教学方法访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5、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二    ②

(面向适合本市部分学习比较优秀学生学习需求,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方法和拓展学科能力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课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1、邀请3~5名学生家长参加课堂 2、没有邀请到家长的学生提前对父母进行有关青春的访谈让学生在访谈和聆听中得到感性的认识, 为学生的成长树典型要求每位学生完成,教师要落实好家长的参与,可挑选个别优秀学生上台展示

导入课堂阅读《出售青春》一文,引入大家对青春是什么的思考

活动—家长谈1、让家长谈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如何度过的? 2、让学生现场就某些青春的疑问采访家长

活动二学生谈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父母的青春遗憾,说说父母给自己的青春赠言是什么提前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互动小游戏——祝福青春1、  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生命、人生、青春的认识,提炼自己的青春箴言 2、  将自己对其他同学对青春的祝福写在纸条上(不写名字),然后放在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小纸箱内,随即抽出在班上读出来分享。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寄语青春,并且以不记名的方式随机读出,让学生写出真实感受1、  老师要给时间学生提炼寄语 2、  老师要提醒学生应给出善意的寄语才是祝福,否则可能变成挖苦。 3、  老师可以控制游戏的对象,让游戏更有趣。

总结提升教师寄语: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祝在坐的各位同学在青春的道路上一路走好!情感升华,呼应“祝福青春”的主题。同时给学生一些勇气、祝福,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做出总结,可以说说本课堂的收获,然后老师再作出点评。【板书设计】青春解读:                                     青春的幸福:勤奋                    精                       记忆力最强好奇心                  神                       纯真的友情求知欲                  状                       享受快乐热情                    态          知识的积累朝气蓬勃                                         实现梦想的机会梦想                                             学习的黄金阶段不懈努力                                         ……注释:①  教学设计一的“教学环节”、“教学设想”以及“设想意图”的部分参考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中关键词为“祝福青春教学设计”的搜索结果。②  教学设计二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部分参考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中关键词为“祝福青春教学课件”的搜索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七年级政治   寄语   单元   家长   父母   能力   老师   青春   教师   幸福   学生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