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教学设计

粤教版:七年级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第一节 直面挫折教学设计
一、课题:粤教版七年级6.1直面挫折
三、学情分析:
认知结构方面,七年级学生对困难与逆境可能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是对于挫折内涵尤其是挫折的两重性则不一定有较准确的认识。
情感方面,七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的认识和评价,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因而挫折就成为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由于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有些学生因而情绪消沉低落,行为紊乱偏激,甚至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生活背景方面:七年级血色很难过还欠缺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他们对挫折问题缺乏综合认识。而且,事实上,许多学生正是因为无法面对挫折,不能勇敢地挑战挫折而产生了种种令人遗憾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挫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心理特征,对 挫折正确归因,掌握一些挫折心理的自我调节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四、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初步懂得生命、价值、青春等人生重要内容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在人生的旅途中难以避免困难、挫折和逆境,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本课内容主要分成三个层次:一是通过《千手观音》的领舞者邰丽华的事迹和自己的体验,让学生明白人生中遭遇挫折与逆境是不可避免的;二是通过邰丽华答主持人问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由于不同的人面对挫折所选择的态度不同,而带来的影响不同,领悟积极面对挫折与逆境的重要性;三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邰丽华案例,总结出积极应对挫折的方法。 5、单元教学安排
五、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内涵,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畏挫折的可贵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用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认识挫折和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反省自己面对挫折时的习惯反应,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掌握抵抗挫折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战胜挫折的方法。
六、课型:新授课
七、上课时间:45分钟
八、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方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一、兴趣导入 1.视频营造浓重的氛围、画面以直观的形象唤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习下文创设了情境,
2.初步了解挫折的含义 1. 播放舞蹈视频《千手观音》
2. 教师介绍《千手观音》领舞女孩——邰丽华事迹:邰丽华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了听力。此后,她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自己却茫然不知。直到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7岁时,邰丽华进入聋哑小学。邰丽华15岁才开始正规的舞蹈训练,由于听不到音乐,只能靠教练的手势和自己的感觉去跳。训练中,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1994年,邰丽华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学习装潢设计。她听不见老师讲课,就坐在第一排用眼睛看,看老师的口型和板书,课后又借同学的笔记抄写领会。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美术专业的学位,还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设计的酒类包装还在湖北得过奖。
提问:从邰丽华的成长经历中,思考邰丽华遇到了哪些挫折,并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挫折? 1. 观看视频
思考归纳挫折的含义 1.播放视频
2.多媒体课件
二、讲授新课:案例分析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概括出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2.启发学生思考
3.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4.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 第一步:1.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从邰丽华的事迹可得出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挫折。
3.引导学生归纳挫折产生的原因 一、分析案例讨论问题:
1参与活动:“说挫折”,学生说说身边的挫折。
2.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和活动归纳挫折产生的原因。
3.学生补充同学发言。 1.分四人小组
2.多媒体课件
 1.通过案例的分析,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2.在交流、探讨中体验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挫折的影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第二步:1.教师出示邰丽华案例视频《“舞动人生、感动中国”面对面》邰丽华答主持人问。事迹:与邰丽华面对面活动中,当主持人问邰丽华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挫折的时候,邰丽华用手比划着告诉台下400多名观众,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挫折。困难对于自己来说,就像一颗雪花或者灰尘落在手中,轻轻一吹也就过去了。关键是用感恩心、平常心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用心细细品味,就能发现世界的美。
2.引导学生分析:对待挫折的态度有哪些?这些态度带来什么影响?
3.教师巡视、倾听、引导。
 1. 学生讨论分析思考问题。
2. 学生发言。
学生互评。 1.播放视频
2.多媒体课件
二、讲授新课:案例分析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的战胜挫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同学遇到的挫折,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3.从理论到践行,实现知行的统一。 第三步:1.引导学生从邰丽华案例故事中概括出战胜挫折的方法。提问:邰丽华怎样战胜挫折?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巡视,倾听学生的意见。
2.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战胜挫折的方法技巧。
3.教师结合教材,指导、归纳战胜挫折的方法有:
冷静对待、自我疏导、心理换位、请求帮助、精神升华。
 一、分组讨论:
 1.结合的案例分析: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中如何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2. “你的挫折我来听”活动:从课前学生写好的挫折小纸条随便抽取,让学生出谋划策,如何战胜同学遇到的挫折?
3.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4.学生点评同学发言
 1.分组讨论
2.多媒体课件
三、归纳小结 《阳光总在风雨后》歌词紧扣本课课题,用音乐的形式结束对于学生升华情感起到渲染的作用,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挫,从情感上教育学生。 1.教师归纳小结:人生难免有挫折,但只要勇敢地面对它,积极地战胜它,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2.播放动画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伴随着的歌声,出示“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生活总会有无尽的麻烦,请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梦还在,阳光还在,我们还在。”与学生共勉。
 学生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多媒体播放动画歌曲
板书设计                          挫折的含义
                            
产生挫折的原因

                             挫折对人影响具有两重性
                             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结果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精神升华
作业设计 1.收集名人或生活中成功者的典型受挫故事,并谈谈它们对你的启示。
2.请你写出一些关于战胜挫折方面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制作成座右铭。 巩固课堂所
学知识,落实
知行统一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邰丽华的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事例,围绕“直面挫折”这个中心,了解挫折的含义,学生自主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你的挫折我来听”活动探究战胜挫折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同学们实际遇到的挫折。

九、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一案到底的方式展开教学,整节课始终围绕所选XX年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相关直面挫折和应对挫折案例通过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案例行进解读,既能从案例中提取所学内容的主干知识,又能结合案例对所学内容主干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从案例中发现问题,从案例中分析问题,从案例中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
1.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研究表明,学生在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更易流露真情、表现真我,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此时的学生也更易得到启发、感悟、获得心灵的营养。教师创设适合学生交流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开放自我的宽松环境中,表露自我,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整堂课或活泼,或静谧, 或感人,或温馨,避免紧张,害怕,忧虑,沉闷。如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下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教师面带笑容,语言亲切,举手投足传达出无限的关爱,充分尊重学生。
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教学目标的统一,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增辉,让学生始终以愉悦的心境参与整个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既长见识,又得方法,终生受益。
3.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良好:这节课基本能按照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并达到该课教学目的。学生通过观看邰丽华直面挫折视频案例资料了解挫折的内涵,通过活动“说挫折” 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案例和“你的挫折我来听”活动掌握抵抗挫折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战胜挫折的方法。通过作业的设计实现知行的统一。
二、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这节课也有以下几点不足,首先,由于从教时间较短,课堂驾驭能力不够丰富,比方说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邰丽华案例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顾及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其实平时教学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课堂上收与放的问题,做到既能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充分交流与思考教师创设的问题,又能活动一结束迅速地回到课堂主线上来。
其次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丰富与全面。
再次,对后进生的关注较为欠缺。在教学中,个别后进生理解、反应慢,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教学,就有些心不在焉。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后进生滥竽充数,利用别人讨论的时间讲闲话。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2.学会从多方面,多层次评价学生。
3.在教学学习、练习中要关注后进生,对这些后进生可采取一些方法、策略:如小组学习、多帮一,一帮一等方法,来调动后进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十、附:本节课的练习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贝多芬曾说过:“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不屈不挠。”这句话启示我们(    )
a.人生难免有挫折          b.每个人都应经历挫折
c.应勇于面对挫折          d.挫折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
设计说明:答案c。通过此题让学生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2.一位英国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不经受任何挫折,将会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状态,将会变得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怡然自得。”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挫折是好事,并且越多越好
b.一个人应经受一些挫折,并积累受挫经验,才能不断进步,迈向成功
c.人生难免有挫折
d.面对挫折,所有的人都能愈挫愈勇,走向成功
设计说明:答案b。通过此题让学生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3.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李冰,在钻研筑堤时多次失败,后从农妇用竹篓洗衣的例子中得到启发,建成了著名的都江堰。此例说明(    )
a.崇高的生活目标有助于人们摆脱挫折   
b.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人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c.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有助于人们摆脱困境    
d.有心理准备的人,承受挫折能力强
设计说明:答案选c。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4.主动把失败的痛苦向亲人、好友、老师、同学倾诉,以求得解开心理疙瘩,消除积郁,克服消极情绪。这是一种(      )。
a.很丢脸面的事     b.不明智之举     c.无能的表现    d.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5.自我疏导就是(     )。
a.主动把失败的痛苦隐藏在心里        b.善于自责,善于发泄   
c.冷静分析挫折,不过于自责          d.向亲人、同学发牢骚,怨天尤人
设计说明:第4题选d;第5题选c。答案第4题和第5题让学生掌握抵抗挫折的方法,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材料分析题。
当选为“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黄舸,7岁时被确诊患有医学上称为不治之症的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一般都活不过18岁。其父黄小勇,为了给黄舸治病,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境地。后经媒体披露,许多好心人不断为黄舸捐款捐物。由于希望有机会能报答好心人,他们父子俩当时把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的资料一一登记在册。从XX年8月开始,他们父子俩骑一辆三轮摩托车,历经三年,总计行程1.3万多公里,走过了全国87座城市,完成了他们的“感恩之旅”——寻找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却未曾谋面的好心人并当面说声谢谢。对此,黄舸深有感触地说:“社会和好心人给予我的爱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我感到的是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的是人间真爱!我要把这种爱传递给那些需要温暖、需要关心、需要帮助、需要爱的人!”
    请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辨一辨:黄舸的事迹表明,当挫折和逆境出现时,所有人都会产生相同的反应。
(2)列举黄舸应对挫折的方法。
(3)说说我们中学生应怎样战胜挫折?
参考答案:(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同的人面对挫折和逆境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有的人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有的人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
(2)冷静对待、寻求帮助、升华精神等。
(3)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树立远大目标,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学会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等。

设计说明:本题第(1)和(2)问旨在考察学生运用应对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挫折的方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提取有效材料信息。第(3)问旨在考察学生运用应对挫折的方法解决自身实际问题,重在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七年级政治   挫折   两重性   逆境   归纳   态度   案例   能力   方法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