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回顾5

XX年文化生活高考复习基础知识和典型题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什么是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2.怎样发展大众文化?高考资源网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高考资源网(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高考资源网(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4)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3、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高考资源网(1)落后文化: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高考资源网③政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高考资源网(2)腐朽文化: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xx”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政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高考资源网4、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5、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怎样克服文化生活的“忧虑”和“阴影”?)在个人方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高考资源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等等。在国家方面:依法管理,正确引导。(1)、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高考资源网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考资源网(2)、政治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法治和德治相结合)(3)、经济上: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等等。高考资源网在经营者方面: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中不懈耕耘,人人都能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 高考资源网

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考资源网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和关键:高考资源网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关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3.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考资源网(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高考资源网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社会进步产生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高考资源网(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考资源网(3)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4、坚持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他的发展。因为:(1)坚持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文化的多样化。高考资源网(3)思想文化越是多样性,越需要“主心骨”。 高考资源网(4)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高考资源网5.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6.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柑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切实搞好“三个文明”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8、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高考资源网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发展科学事业高考资源网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要求: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原因: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    举措: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高考资源网    以下具体措施需要了解:  高考资源网    a、要坚持“双为”方向 和“双百”方针,坚持三个“贴近”,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始  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高考资源网    c、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高考资源网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e、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9、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 (2)意义: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3)启示与要求: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高考资源网10、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其中: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指导方向。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三政治   大众   物质文明   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   文化产业   基础知识   先进文化   落后   思想   精神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