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二节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通过本课学习,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集体主义调节作用的必要性。

二、能力方面:

①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的一致性;

②通过本课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辩证关系;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

③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觉悟方面:

通过本课学习,强化学生的一个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利益主体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明确了一个观点: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人认为集体主义价值观会抹杀个人利益,所以过时了,这样的观点对吗?请大家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材料】一道测试题:在一个窄口瓶中有6颗小球,瓶口直径恰好为小球直径,每颗小球由一根线拴着。要求:在规定时间里,让尽可能多的小球“逃生”。演示两种不同的情形,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flash课件)

【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如果大家只想着自己先跑出去结果就是大家都出不去;如果大家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结果就是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

(教师小结)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大家应该知道,在现代许多企业当中,非常重视员工的团队精神,其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是组织员工参加拓展训练。这种训练应该说和这个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面其实就包含了一个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各经济主体都在争相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想方设法的同时,要不要坚持集体主义呢?

【材料】XX年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而感到喜悦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触动我们内心最脆弱的灵魂。请大家看一段录像:XX年矿难一览(flash课件)

伴随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看到这组血淋淋的数据和图片,相信大家内心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也不由想问,造成这么多惨剧的原因何在?

我们知道,发生矿难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规模小、设备简陋、安全设施不到位、工人操作不规范的小煤窑。可是这些小煤窑为什么会存在?并且在国家三令五申取缔非法小煤窑的情况下依然屡禁不止呢?其重要原因恐怕大家都能想到。

没错,利益驱动。小煤窑主受自身利益驱动,胆大妄为,为了能够获取暴利而忽视生产的安全保障,不顾矿工的安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小团体利益、少数干部的政绩等等,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非法小煤窑主的行为。

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必然的。小煤窑主在利益驱动下开办煤窑,有什么不对的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否认利益主体对利润的追求。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分散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法规尚不健全等因素,就必然产生个人利益与地方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即: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陷,如果不同的利益主体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就会不择手段,损害到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市场经济无法正常顺利地进行。就像这些频繁发生的矿难: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造成多少人员的伤亡,还有更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可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当然,我们在高一的经济常识中已经知道,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不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是靠外在的强制,相当一部分是事后处理,不正当经济行为的危害已经发生,它们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寻求另外一种可以内在约束市场主体的方式。那就是道德准则。因为社会主义矛盾的性质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所以调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准则之一就是坚持集体主义。在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时,集体主义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促使各种经济法律和法规的贯彻使国家整体利益得以保障,使个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得到实现;

二是要求各市场利益主体必须从国家大局、从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以便实现各自的利益,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道德规范主要依靠人的内在自觉性,而不是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强制性,主动地运用集体主义价值观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能在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去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这样,实现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统一,从而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矛盾。

【分析讲解】

【结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板书)

【结论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板书)

【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矛盾的解决都需要集体主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根本原因是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分析讲解】①性质上:任何市场经济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的。 市场经济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结合的社会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就是它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一社会存在决定了与它想适应的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只能是集体主义。

②目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在经济活动中,就要求各个生产者和经营着必须摒弃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可见,坚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结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坚持集体主义。

【小结】以上我们分别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来分析得出三个结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思考】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让人触目惊心的矿难数据,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谈一下你认为怎样才能防止此类悲剧的重演?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第一,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从严执行,即运用法律手段;

第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并及时制止或惩处,即运用行政手段;

第三,需要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市场主体应该坚持集体主义。

【本课总结】从表面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似乎与坚持集体主义没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恰恰决定了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也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应该更加提倡。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坚持“以德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二政治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个人利益   条件下   市场经济   矛盾   性质   集体   利益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