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复习学案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考点展示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与纳税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原则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 的影响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二、考点洞悉 考点一   分配制度

主干梳理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         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                      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87">(1)基本内容和要求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87">             前提:                                          。 (2)必然性  物质基础:                                      。                  直接原因:                                       。 (3)意义:                                                    。 (4)地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        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                                     。

误区辨析1、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注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属于非按劳分配。) 2、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注意: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等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精题展示1、(XX年高考海南卷)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b)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2、(XX年高考全国卷ⅱ)某“8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c)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考点二   分配原则

主干梳理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1)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            , 反之则会                 。 (2)对公平的影响;公平的收入分配,是           的体现,它有助于           。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为什么?                                                     。 (2)怎么办?                                                      。 误区辨析兼顾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注意:兼顾公平是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精题展示1、(XX年高考海南卷)中共xx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d)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XX年高考广东卷)xx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公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bc)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c、实行超额累进税率d、提高增值税率3、(XX年高考江苏卷)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4、(XX年高考上海卷)党的十七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abcd) a、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b、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c、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 d、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XX年高考上海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条理延伸到农村。到XX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1)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健全体现了什么经济常识? 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2)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最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调节了社会成员之间过大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相对公平;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考点三   财政收入与支出主干梳理1、财政收入 (1)构成:         、          、            、            。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                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               的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是财政收入的                  。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  二者是                关系。只有                 ,才能                      。 (4)分配政策: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                   ,又促进                          。 2、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构成:                、             、              、                 、                  。  (2)财政收支状况的三种情况:             、               、                。

误区辨析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注意:财政收入的多少需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在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若社会财富总量一定,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注意:财政收支平衡并不仅仅指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还包括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及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两种情况。)

精题展示1、(XX年高考上海卷)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截止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已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b)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节余       d、财政决算 2、(XX年高考四川卷)xx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以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 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      ②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④ 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考点四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干梳理1、国家财政是                                   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的作用。

误区辨析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注意:国家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而定。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精题展示1、(XX年高考山东卷)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揭示下图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经济信息:XX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度上升,对电力、治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给分。措施:①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行业间合理流动。②通过调控不同行业的财政支出,增强发展的协调性。③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为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若笼统回答“调整财政收支方向、结构”或从财政支出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XX年高考海南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c)①减少税收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减少政府开支    ④增加货币供应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3、(XX年高考重庆卷)XX年是我国实施“xx”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7%;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产销两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向合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明显增加,XX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7%。居民家庭支出结构发生变化,轿车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增加,使    (c)①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②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③财政支农政策效果显著         ④农村经营体制得到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五      税收及其种类

主干梳理税收(1)含义、本质:                                             。(2)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3)基本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2、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         、         、         、         和                           五大类,共20多种,其中           和           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误区辨析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因此,税收越多越好,税率越高越好。(注意:过高不利于生产和消费,税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任意变动。)精题展示1、(XX年高考海南卷)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c)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③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捉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XX年高考全国卷ⅱ)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XX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XX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c)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六    依法纳税主干梳理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因此应自觉诚信纳税。(2)            、             、             、             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要依法进行刑事处罚。误区辨析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注意: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人都是直接纳税人,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精题展示1、(XX年高考上海卷)现代税制在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障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利。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bc)a、依法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b、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c、就某个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d、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串报表2、(XX年高考广东卷)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XX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d)a、收入越高、义务越大b、权利和义务都不容推卸c、基本义务是不断变化的d、必须自觉履行义务3、(XX年高考四川延考卷)某个体工商户在申报营业税时,只报通过银行转财获得的收入,却将现金收入稳瞒。这种少报税基(征收数额)的行为属于(a)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4、(XX年高考江苏卷)在我国,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吗?①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就整体而言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②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公民依据其收入和规定税率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因而就每个公民来说,他所享有的公共服务与其纳税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三、重要考点分析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07、XX年高考情况及XX年命题趋势07、XX年高考在“个人收入的分配”部分主要考查了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析、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在“国家收入的分配”部分主要考查了财政支出、财政作用等;在“征税和纳税”部分主要考查了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个人所得税、依法纳税等。XX年高考备考中要高度关注教材修订的内容,这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促进社会公平”、“财政作用,尤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增长、促发展”中的作用有考主观题的可能。2、重难点分析(1)第七课的重难点为: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第七课的复习,应结合xx大精神来进行。xx大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这一理念变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的制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等。由于本课内容关系到民生问题,且与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关联度较高,因此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复习时,要能围绕着收入和消费关系来串联知识。同时,也有必要将相关政策问题化,如为什么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什么?怎样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等。(2)第八课的重难点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的作用第一,关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要注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财政支出的范围。第二,关于财政的作用。首先把财政作用的基本观点牢记。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理解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二是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注意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关于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使供给与需求相平衡的政策。往往与税收、国债、公共投资有关。考虑到改善民生、重点建设、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支出还会比较大,所以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关于货币政策。我们要注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常是指适当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扩大信贷规模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9月16日释放出市场期盼已久的放松信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此举表明央行已释放出放松货币政策信号,对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化调整体现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原则,对促进“三农”、中小企业发展及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国积极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恶化、外需减弱带来的负面影响,减缓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在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确临着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当前重要任务,中国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重大调整,意在“促进投资、保持增长”。中国人民银行10月8日决定,自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也相应调整。这是自1999年底起,央行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自XX年2月起,央行6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3)第九课的重难点为:税收的基本特征、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高考对税收的考查,往往以国家新出台的税收政策或相关法律为背景,来考查对税收的基本特征认识,以及税法新政带来的影响。关于个人所得税,要注意个税起征点调整带来的影响。关于税收的作用,教材只讲了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对于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对于国家职能的实现,对于人民利益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复习时应适当补充它的调控、和监督作用。四、真题探究命题视角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真题1     (XX年山东样题)xx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般而言,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  )a、  按劳分配b、  按社会福利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试解】                      【点评】从题干的阐释可以看出,财产性收入是凭借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选c。   举一反三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考点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的重点集中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上。考生在复习中要重点把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具体形式、原因和意义,备战XX年高考特别要注意结合xx大报告中关于财产性收入的阐述理解其意义。命题视角效率与公平真题2   (XX年江苏政治卷第17题)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表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试解】                     【点评】本题强调的是在初次分配中要注重公平,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因此a正确。b不符合题意,c强调的是效率,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c、d。答案为a。   举一反三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解答时要注意准确理解题干的主旨,然后紧扣题意进行选择。有些选项虽然表述正确,但不一定符合题意,要坚持以干取支的原则,注意排除异项。命题视角财政的巨大作用真题3   (XX年样题)XX年3月5日,xx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继续调整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支出。这说明国家财政支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点向农村倾斜,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述材料直接表明(  )a、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b、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c、国家财政支出是提高人民生活的保障d、国家财政支出越多,社会保障支出越多【试解】                            【点评】从材料中不难看出,材料侧重于反映财政对社会保障发展的作用。ab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项观点错误,财政支出的具体方向很多,因此,财政支出越多不一定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越多。举一反三   财政的巨大作用是财政与税收这一部分考查的重点,它既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考生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公共财政政策,还要将其与国家宏观调控、稳健的财政政策有机地联系起来。命题视角税收的作用真题4    (XX年宁夏文综卷第14题)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降低利息税    ③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④扩大基金发行规模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试解】                                 【点评】股票价格受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当股市增长过快时,可以采取降低利息税,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等措施来抑制消费者的投资,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举一反三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高考对其内容的考查常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因而,在复习备考时要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常考的知识点;税收的特征及其种类、纳税人和负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税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等。五、十一个易混易错知识点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错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2、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错误。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而劳动收入则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错误。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4、国家预算就是中央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错误。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5、在国家财政预算与决算中,财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错误。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6、财政收入代表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正确)7、财政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错误。过多的财政收入,会影响企业和个人收入,并最终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反之亦然。)8、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和以往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错误。所有的税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会主义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劳动人民。)9、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中国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错误。要注意区分纳税人和征税对象,所述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征税对象是个人所得额。)10、纳税人就是负税人。(错误。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11、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错误。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公民成为纳税人必须有税法的规定、个人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六、考点链接n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居民收入热点聚焦材料一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14%收入分配问题是困扰我国多年的体制痼疾材料二   《国务院XX年工作要点》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要点》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适当提高扶贫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监管。做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工作。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一)   经济生活角度1、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①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失衡。②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要素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不同。③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同领域的市场化进展程度及完善程度不同。④人们收入的多元化。   2、注重公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分配不公的原因。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的。②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的措施。①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④加强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⑤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运用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省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源及其增长

收入项目

XX年(元)

XX年1 3季度(元)

XX年1 3季度(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元)

家庭总收入

19954

15381

17364

12.9

一、工资性收入

13016

10074

11238

11.6

二、经营性收入

2544

1960

2302

17.4

三、财产性收入

517

413

486

17.6

四、转移性收入

3877

2934

3338

13.8材料二   我国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职工工资收入对比表(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反映了近年来该省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多样化,但工薪收入仍然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所增加,但比例较少。材料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gdp总量逐年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2)xx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提法有何意义?①这一表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②有利于解决我国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缩小收入差距。③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协调广大人民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为使收入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①从根本上讲,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社会财富。②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方向,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③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倡导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回报社会。帮助落后的地区和个人更好地发展。⑤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增长机制。n        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材料一   XX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着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并加强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把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和促平衡有机结合起来,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  XX年6月13日,针对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举行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稳健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调结构:促发展方式转变,助经济更好发展。保民生:推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灾后重建:投入重建力度空前,助宏观调控力度不松。(一)经济生活角度1、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它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出等手段。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介于二者之间的叫中性的财政政策或稳健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靠适当减少国债规模,适当增加税收,适当减少政府投资并优化投资方向来推动经济增长。2、财政的作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利于遏制盲目投资造成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有利于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重要的经济手段。 n        创新运用XX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举行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会议强调指出,要加大稳健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据此回答2 3题。   2、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财政                的作用( d )   ①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②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稳健的财政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手段( a )   a、经济        b、行政        c、法律        d、税收 七、单元网络构建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个人收入的分配                                                         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政策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家收入的分配 收入与分配                                                集中力量办大事 人民生活有保障                                                                    财政的巨大作用税收及 其种类
                                                        基本特征征税与纳税                                                        种类纳税人与负税人 公民的基本义务
                                           依法纳税八、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i。每小题2分,共26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    a.实现社会公平                       b.提高经济效率    c.体现平均分配                       d.防止两极分化2.近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国有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________所得(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3.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人、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人、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人者基本生活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4.甲乙丙丁四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某日资企业的职工;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人收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收人是按劳分配                    b.丙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c.甲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d.乙和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所以在分配上要实行:(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c、按劳分配的原则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6、按照国务院资委的考核办法,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人为基薪和绩效年薪两个部分,绩效年薪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如果企业经营得好,企业负责人的绩效年薪甚至可高达百万元以上。这种薪酬制度:(  )a、属于按劳分配                              b、是按生产要素分配c、扩大了收入上的差距                        d、体现了兼顾公平的原则7、xx在xx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进行再分配注重公平必须做到:(  )   ①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②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③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④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8、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是因为:(  )   ①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②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的相应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③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从直接原因来看,现阶段我国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  )a、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b、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现阶段劳动的性质及特点                      d、居民消费水平的状况10、社会建设,民生为重。从国家助学贷款到廉租住房制度,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农民种粮补贴,从最低工资标准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在xx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      ②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④使劳动者充分实现就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我国正在采取措施使收入分配结构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b)a、促进效率提高      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发展       d、促进内需扩大12、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于:(  )a、按劳分配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较大比重   b、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c、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d、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13.XX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1600元提高到XX元,从XX年3月1日起实行。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的上调,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有利于(  )

①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    ②抑制收入差距拉大,促进社会公平  ③保护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④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体现公平竞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中,消费的作用较为突出.一般国家为70%,美国高达80%,我国却不到60%,为此,从国家财政政策看,我国必须(  )    a.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外需拉动内需    b.增加货币投放,带动社会投资,拉动出口增长    c.增加财政支出,刺激投资增长    d.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15、XX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雾冰冻灾害,造成了20个省受灾。中央财政下拨46.7亿元求助资金,以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这些资金属财政支出中的(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债务支出16、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________的作用。(  )     a、调节资源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保障人民生活    d.巩固国家政权17、财政有巨大的作用,近期中央财政又增加100亿元,共213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这说明(  )    a、财政能直接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b、财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社会的稳定 c、财政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财政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作用18、近20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安排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中央财政的支持,极大缓解了贫困现象,减少了农村的贫困人口。这说明:(  )a、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b、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财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d、财政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19、经过初步预算,全程共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投资额在1500亿元以上,其中国家财政负担1100亿。国家通过财政为京沪高速铁路筹集资金表明(  )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国家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发展c、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20、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①减少税收     ②提高存货款利率      ③减少政府开支     ④增加货币供应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1、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这一比喻说明(  )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22、广东在XX年9月投入4600万元支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本费的基础上,XX年春季起实施了免除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和课本费政策,并给予欠发达地区学生生活补贴,所需的资金由省财政负担。这表明(  )     a.免费义务教育的发展必然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         b.我省财政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保证     c.免费义务教育体现财政合理配置资源、支持教育     d.免费义务教育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措施

23.XX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xx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农村卫务教育已全面纳人财政保障的范围,……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国家财政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支出,体现了(  )

     a.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教育公平

     c.财政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d.人民生活有保障24、XX年12月23日从财政部网站获悉,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选择农民购买意愿较强的彩电、冰箱、手机等三类产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两部门招标确定了适合农村消费环境和农民需求特点的产品型号、生产企业以及承担销售任务的流通企业,财政部门将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予以补贴。材料体现了(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b、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在共同富裕原则下,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d、财政加大经济建设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25、从两部门招标产品的要求中可以看出:(  )a、面向市场对企业至关重要           b、经济效益对企业至关重要c、正当竞争对企业至关重要           d、降低成本对企业至关重要26.公民要有“纳税人”的意识,就应该(  )    ①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②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  ③认真学习税务知识,提高自己的纳税能力和水平  ④争做直接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选择题ii,每小题3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27、党的xx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举措有利于:(   )a、调动投资主体的热情                 b、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c、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实现共同富裕28、随着经济的发展,XX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达13786元,同比增长17.2%。个人可支配收入:(   )a、是个人工资加福利收入               b、是个总收入减去税收和社会保障金c、是个人总收入减去消费               d、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

29.右边居民收入结构的图表表明(   )

a. 居民收入中,非工薪收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b. 居民收入中,很大部分来自于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c. 我国股票市场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

d.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多种分配形式并存30、今年,全国财产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上年增加395亿元,今年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将全部免除,中央财政拨款95亿元专门用于帮助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将进一步落实,国家这一做法(   )a、是属于国民财富中的再分配       b、有利于劳动者素的整体提升c、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d、必将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31、自XX年1月以来,一场雨雪冰冻天气造成我国14个省大面积受灾,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截至XX年2月13日,中央财政共安排和拨付各项救灾补助资金约27亿元,其中补助地方的救灾资金约25亿元,补助中央部门的救灾资金2亿元以上,帮助灾民取得抗灾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这说明(   )a、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调节资源配置c、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             d、财政可以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32.下列属于财政政策的有(   )a.调整利率      b.发行国债        c.调节税率      d.调整汇率33、为遏制宏观经济过快的增长速度,XX年我国先后3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决定从XX年1月1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巩固调控成效。这种调控手段属于:(   )     a、财政政策手段     b、货币政策手段    c、分配政策手段    d、经济调节手段34、XX年3月1日开始,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XX元,右图是纳税额率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a.收入越高,纳税金额越少b.收入越低,纳税额下降率越低c.起征点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d.起征点提高,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三、非选择题简答题35材料一  中共xx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定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材料二  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的上限);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垄断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综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1)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4分)36.看漫画,回答问题。(1)经营者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会给经营者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5分)(2)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5分)辨析题 (11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37.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利于克服平均主义。38.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增加财政收入。论述题(18分)39.阅读以下图表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表1  XX年一XX年居民、企业、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年份

居民收入占

国民收入的比重(%)

企业收入占

国民收入的比重(%)

政治收入占

国民收入的比得(%)

XX

62.1

20

17.9

XX

57.1

21.5

21.4表2  XX年—XX年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

投资

净出口

消费年份贡献率(%)拉动(百分点)贡献率(%)拉动(百分点)贡献率(%)拉动(百分点)XX63.76.41.00.135.33.5XX55.35.56.10.638.73.9XX38.13.925.82.636.13.7XX41.34.119.52.039.23.9XX41.64.421.42.537.04.5注:XX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  xx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1)表1和表2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6分)(2)表1和表2有什么内在联系?  (3分)(3)请你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9分)40.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XX-XX年广东各区域人均gdp变化                                              注:XX年,人均gdp珠三角为47094元,东翼11325元、西翼13637元和山区10717元。材料2:广东加大向周边地区的财政转移      注:XX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接连出台加快发展山区、东西两翼的规划与措施。成功举办第四届“山洽会”,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目前已认定产业转移园区15个。 材料3:党的xx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问题:(1)材料1、2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分析产生材料1现象的原因。(6分)       (3)结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如何建设和谐广东的认识。(8分)单元综合练习答案一、选择题i   1.b   2.c  3.b  4.c  5.b.  6.b  7.c  8.a  9.c  10.a  11.b  12.d  13.b.14.d   15.c  16.c   17.c   18.b.  19.d  20.c 21.b   22.c  23.b   24.c  25.a  26.a二、选择题ii.acd    .bd    .abd    .abcd  、bd  、bc  、bd  、cd  三.简答题35.答案:(1)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促进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2)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③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36.答案:(1)是偷税行为。经营者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为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2)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四.辨析题37.答案:(1)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也体现了效率要求。由于人们的劳动能力、贡献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效率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要求。(3)把两者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先富帮后富,后富促先富,实现共富。把它们割裂开来是错误的。38.答案:(1)国家的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的收入,充足的财政收入能够保证国家职能的实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如果不足,会降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资源的有效调节,最终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2)对“千方百计尽可能增加财政收入”要具体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发展经济。分配政策也制约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影响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及财政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合理安排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比例关系。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五.论述题39.答案:(1)表1反映了近五年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有较大的下降,而企业和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特别是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大。(3分)表2反映了近五年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投资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但仍占最大比例,挣出口贡献率稳中有升,不足1/3,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基本稳定。但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消费的贡献率所占比重严重偏低。说明我国投资、出口、消费的结构不协调,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3分)(2)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是我国消费的贡献率严重偏低的原因之一,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3分)(3)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分)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分)第二,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必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整体消费水平。(2分)②控制投资过快增长。(1分)③要调整鼓励出口的政策,控制净出口的规模。(1分)④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2分)40.答案要点:(1)材料1反映了近年广东省各区域人均gdp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珠三角人均gdp增长明显,东西两翼和山区人均gdp增速较慢,而且与珠三角的差距持续扩大,说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2分)材料2反映了近年广东省不断加大对周边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其中XX年周边地区财政收支差额第一次超过了珠三角地区,增长速度远高于当地的gdp,说明广东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2分)   (2)①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自发流向发达地区,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2分)②广东省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2分)③区域发展不平衡因素,造成了收入差距的鸿沟。(2分)   (3)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分)②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等的作用,加强区域统筹,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分)③ 在经济发展中加快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帮扶、互助机制。(2分) ④ 东西两翼和山区应发挥地区优势,加大自主开发力度。(2分)(该设问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满分不超过(8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三政治   分配   收入   按劳分配   财政政策   经济生活   财政收入   税收   单元   公平   财政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