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分布

(一)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会就一组数据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步骤就一组数据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难点:组距、组数、分点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如何在直角坐标系中做出(160.5,18)和(151.5,3)的对应点.

引入新课

某次考试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平均成绩,还需要了解他们中90分以上,80 90分,…,不及格的各占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对学生身高进行测量,得出一组数据,需了解140厘米以下,140 149厘米,150 159厘米,…,160 169厘米,170厘米以上的人数有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本课解决此类问题.

新课

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的内容.通过对这一引例的了解,得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表.

(5)画直方图.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1.计算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为了解和掌握这组数据的____有多大.

2.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____之间的距离.

3.某批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3,组距为3,那么应将这批数分为____组.

4.决定分点时,应使分点比数据____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____一点.

5.将某批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____,它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____.

6.将一些数据分成6组,列出表,其中前3组的频率之和是0.6,后两组的频率之和为0.3,那么第4组的频率是____.

选择题:

为估计初三年级全体男生体重的分布情况,现抽样测量20名学生,记录如下(单位:斤):96 98 101 90 94 105 90 97 96 102 99 94 93 94 92 95 96 98 104 96

(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 ]

A.15 B.14 C.13 D.12

(2)若将数据分成8组,分组取法以____为好. [ ]

A.90 93,93 96,…,102 105

B.90.5 93.5,93.5 96.5,…,102.5 105.5

C.90 92,92 94,…,104 106

D.89.5 91.5,91.5 93.5,…,103.5 105.5

(3)最后一组的频率是 [ ]

A.1 B.0 C.2 D.3

(4)第二组的频率是 [ ]

A.1 B.0 C.0.1 D.0.05

小结

本课学习了:

1.频数、频率的概念.

2.表、直方图的制作.

作业 :选用课本习题

补充作业 

某班40名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

(1)试填写下面表;

(2)该校这个班所在年级100名同学中,估计年龄在15岁,16岁的学生分别有多少?


四、教学注意问题

本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列表、画直方图.因此,要求学生能作简单的此类问题即可.
  第 1 2 3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数学   初中数学   九年级数学   频率   直方图   分点   作业   最大值   之和   难点   小组   数据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