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团体操表演

——因数与倍数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50页,2、3、5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2、5、3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2、5的倍数。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用实际行动来迎接XX年北京奥运会呢?

师:奥运带给我们的除了那种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还有一点那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过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要举行团体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活动二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这个问题。请你们想一想,每个方队得人数有没有规律?

师:看来,我们遇到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验证,不能轻易下结论。

引出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盛事,让学生相互议论、交流、表达自己的心情。

学生认真看表演情况。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学生的思考可能停留在图中呈现的人数上,3个5、6个2、5个3。教师可适时引导:各队的人数与2、3、5有没有关系?

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热情是否高涨。

学生是否进入学习情景  境。

关注学生观察、提问的水平。

关注学生的想法,给他们互相交流完善的时间,让他们在交流与倾听中进行深入地思考。

活动三

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那些?5的倍数有哪些呢?3的倍数有哪些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后,可能采用无序排列、有序列举、在百数表中 圈出或涂色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与探索活动中 

活动四:

师:同学们了不起,用这么多办法找出了100以内2、5的倍数,那你们有没有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数?

师:像2、4、6、8、10、12……都是偶数,1、3、5、7、9、11……都是奇数。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偶数、奇数的例子。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2、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举例,相互交流。

关注学生能否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让学生反复举例,验证结论。

活动五:

师:你能找出3的倍数都是什么样的数吗?有没有什么规律?

师:看来它和2、5的倍数有所不同,你不妨试一试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积极讨论,动脑解决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转变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要及时加以点拨,学生能及时的转变思路。

活动六

自主练习第1、2题。

第3题数学游戏: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如:20是偶数,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等。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同位两人轮流出卡片,参与游戏。

关注学生是否初步掌握了新知识。

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

活动七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学生理顺本节学生内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回顾与反思。

 

 

三、团体操表演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历“猜测 实验 验证”的研究过程,借助棋子模拟排队,用列举的方法探求质数、合数的特征。学会分解质因数。

2、在探索活动中,初步了解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加深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教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质数、合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

四、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同学们曾经参加过团体操表演吗?看大屏幕:这是团体操表演的场景,仔细观察五个方队人数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这几个数有的有因数2,有的有因数5,那么这些数的共同点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

师: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

师:到底谁的说法正确呢?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队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

生1:这些数有的是奇数,有的是偶数。

生2:24、40、32是2的倍数,25、35、40是5的倍数。

生1:我发现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这个数

生2:我发现25有3个因数,40有8个因数,35有4个因数,32有6个因数,24有8个因数

……

生1:能。

生2:不一定。

学生是否进入学习情境

活动二

我们用摆棋子的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吧!你们想怎样来验证呢?

师:像2、3、5……

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素数);像4、6、8……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自主练习:p57

1、2、3、4

生1:我们用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人,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以上的数,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都能排成方阵。

生2:我们来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的数,看是不是都能排成方阵。

生3:我们从1开始,分别排人数是1、2、3、4、5……的队伍,看看能排成方阵的数是不是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p

学生操作实验

学生发现并提出分类教师总结

师:你能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

师:还可以用短除法

师:30可以写成质数2、3、5相乘的形式,2、3、5叫做30的质因数。

师: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自主练习:p58  7.8 .9

生1:30=5 6

6=2 3

……

生2:30

5 6

/\

2 3

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交流

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   质因数   团体操   合数   质数   奇数   偶数   因数   青岛   倍数   下册   四年级   单元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