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引导的一节课,这节课看似简单,在上课之前到网上观看了其他教师的现场观摩视频,发现自己对教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有许多可挖素材,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我根据“以学论教”的观点,不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上出了一节有意义、有效率的.课,学生出教室的时候是和进教室的时候不一样的。

  以往我们会教给学生怎样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其实,这些都不需要教。这样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以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需要教的,是储存数据和提取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上。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十分鲜明的感受,那就是“教是因为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我觉得叶老的这句话可以从教学的过程和终点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我认为的“教是因为需要教”是从教学的起点和过程两个层面上说的,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是有针对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神奇   框图   工具   上册   四年级   计算器   层面   教室   两个   过程   数学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